黄惠德 - 中国物价基本可控|缸边财话

国家统计局周一发布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3月份CPI按年上涨1.5%,按月持平,第一季度平均上涨1.1%,继续在合理区间运行。PPI按年上涨8.3%,按月上涨1.1%,第一季度平均上涨8.7%,涨幅逐月回落。相对于美国刚公布3月份CPI高达8.5%的升幅,中国通胀并未像欧美般受俄乌冲突的严重影响,特别值得留意的是,PPI和CPI按年涨幅之间的「剪刀差」回落至6.8个百分点,接近去年四、五月份水平,反映出价格从上游向下游传导或有加快。

从按月看,CPI由上月涨0.6%转为持平。食品价格由上月涨1.4%转为降1.2%,影响CPI降约0.22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涨0.3%,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影响CPI涨约0.25个百分点。3月CPI按月持平,主要是汽柴油价上涨抵消部分食品价格下跌的影响。从同比方面看,CPI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降1.5%,影响CPI降约0.28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涨2.2%,影响CPI涨约1.77个百分点,当然也不能忽视近期国内新冠疫情再度爆发,令通胀压力减轻这短期因素。
年内PPI料逐步回落

3月份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影响,PPI按月上涨,但按年涨幅却连续5个月回落,PPI按年放缓速度高于市场预期,PPI与CPI同比「剪刀差」连续5个月缩窄,有助于缓解部分中下游企业的成本压力,从而稳定企业经营信心。总体来看,PPI按月上涨加快,CPI按年上涨加快,体现了全球通胀持续升温,对中国形成的输入性通胀压力有所增加。

内地粮油肉蛋奶果蔬生产稳定、供应充足,少数疫情地区物流配送环节堵点卡点正在逐步打通,保持重要民生商品价格总体平稳的基础更加坚实,预计年内CPI将继续在合理区间运行。尽管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仍有不确定性,但中央政府的保供稳价政策措施效果仍在持续显现,预计年内PPI逐步回落态势总体不会改变,反映出目前国内通胀水平整体可控,对货币政策影响相对有限。只要宏观政策能按照相关部署,及时出台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的措施,继续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尽快落地减税降费政策,多措并举为市场主体纾困,应有足够能力防范当前政经风险的冲击。
黄惠德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