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金解码|两会开幕 稳增长政策出台 碳中和 消费 基建股 候低捞 - 财金解码本报记者
全国「两会」上周召开,惟俄乌战云密布,加上本港新冠疫情严峻,港股正在寻底中,故今年「两会行情」不算明显。不过,「稳增长」前提下,市场预期「两会」后续有新政策出台,推动碳中和、消费、信贷投放及基建的措施呼声最高,因此新能源、内需、金融及新旧基建股有望吸引资金流入,不妨候低买货。记者 袁国守、尹琛
2022年全国政协、人大「两会」,分别于上周五及六(3月4日及5日)在北京召开,过往会期大约10到14日左右,但疫情再度升温,今年「两会」将较过往短。政协及人大会议新闻发言人表示,今年政协会议将于3月10日上午闭幕,即会期只有6天,而人大会议将于3月11日上午闭幕,会期6天半。
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去年第四季GDP增长只有4%,为2020年二季度以来最低,「稳增长」成为今年中央首要任务,故市场憧憬「两会」期间将有新政策出台,不妨从中寻找投资主题。不少分析员估计,按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需要,「两会」重点讨论的议题定与稳增长有关,例如增加基建投放、加快发展新能源及继续补贴电动汽车等。
基建股短期较吃香
中金公司上周发表研究报告,称量化了稳增长政策的三个模块: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监管/房地产政策,在分别量化这三个政策的基础上,将这三个板块简单平均得出总体的宏观政策力度指数。该报告称,分类来看,今轮政策宽松中,地产宽松进度偏后,财政及货币宽松进度相对靠前,金融周期下半场房地产不再是稳增长的主要抓手。中金预计政策仍然会在货币、财政、监管(地产)中选择进一步的发力点,其中财政力度可能进一步加大。
换言之,基建投放及减税等措施有望陆续出台,基建建材行业前景可看高一线。此外,有分析预料,「稳内需」是「两会」另一焦点议题,内需股如体育用品及啤酒股亦应多加观察。可是,俄乌局势紧张,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投资气氛大受影响,港股连番插水,恒指上周五失守22000点关口,一度泻至21838点,见52周新低,收报21905点,跌562点或2.5%;全个星期计,累泻861点,跌幅达3.8%。面对当前不明朗市况,投资者不应轻言捞货,分析普遍预料,港股短期维持偏软格局,一旦俄乌局势进一步升级,本港疫情仍然未能受控,有机会下试21300点。
不难推想,今年「两会行情」未算明显,近日资金倾向流入估值低、防守力较高的板块避险,所以估值相宜兼具备两会概念的基建股短期较吃香,而同获国策支持的增长型股如风电、光伏及新能源车股,则宜待大市喘定后始分段收集,并要有心理准备揸中长线。
信达国际研究部助理经理陈乐怡指出,俄乌战况激烈,加上本港疫情严峻,令投资者对港股存在戒心,或下试21400点,相当于恒指预测市盈率10倍水平。由于近日大市疲弱,她相信资金短期会流入「高派息、低估值」防守性板块,例如基建和内银股,而增长型股如新能源及电动车股则宜作中长线部署。
陈乐怡表示,传统上当「两会」召开,应望多两眼基建及建材板块,因「两会」多提及增加基建投放,且农历新年假期后基建已加快去马,惟要留意仍会受制于港股去向,一旦大市再向下会跟随调整,但料抗跌力高一点。除了传统基建股外,她认为新基建包括三大中资电讯股亦可吼,因具备数码中心概念,中电信(728)在这方面的新兴业务增长最显著。
华晋证券资产管理投资总监冯宏远亦指出,港股上升动力欠奉,失守22000点后,初步或跌至21300点,料今年难炒两会概念,较可取是基建股,当中「三宝」其实差不多,中交建(1800)稍好一点,理由是内地高铁发展开始饱和,主力铁路建设的中铁(390)及中铁建(1186)盈利难有太多增长,而中交建业务较多元化,除铁路外,还涉足交通、水利及疏浚基建建设,短线看5元楼上,一旦买入后跌10至12%要先行止蚀。
至于新基建股,他认为中资电讯股如中电信和中移动(941)应有得炒,背后的逻辑是,本身是高股息央企,防守力强;同时,「外衣」可包装成拥有数据概念的新基建股,两者兼得。
另外,陈乐怡表示,市场估计「两会」举行期间,会将今年经济增长目标订在5%至5.5%,同时关注金融及调控政策。她称,中国人民银行最近发文再次提到,引导金融机构有力扩大信贷投放,并促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反映「两会」后有机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加上资金流入高股息板块避险,因此低估值内银值得留意。
风力股表现料胜光伏股
她还指出,近日资金流入防守抗跌板块,新能源如光伏和电动车股短期上升动力或较差,中长线却仍可睇好,尤其是电动车股,市场渗透率有望持续上升,惟近日大宗商品如铜铝价格急升,对制造车厂构成压力,并受到俄乌战争影响,晶片供应出现短缺。
新能源行业方面,她预料风力股相比光伏股好少少,原因在于今年光伏产品价格未必如2021年般显著上升,下半年更可能回落。风力股板块中,陈乐怡建议拣行业龙头如龙源电力(916)或装备股金风科技(2208)。此外,她认为个别新能源股例如光大环境(257)亦不妨留意,该公司主营垃圾发电,属行业龙头,而且股息高(约5.3厘),具公用股性质,在现时波动市可吸引资金买入。尽管预期「两会」提及碳中和政策,但冯宏远称,好多新能源股已炒起,若有意中线部署,宁拣煤炭股如兖矿能源(1171)及中煤能源(1898), 因本身是煤炭股较稳健,又拥有转营新能源概念。
财金解码 本报记者
■新能源行业中,专家预料风力股表现较光伏股佳。
2022年全国政协、人大「两会」,分别于上周五及六(3月4日及5日)在北京召开,过往会期大约10到14日左右,但疫情再度升温,今年「两会」将较过往短。政协及人大会议新闻发言人表示,今年政协会议将于3月10日上午闭幕,即会期只有6天,而人大会议将于3月11日上午闭幕,会期6天半。
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去年第四季GDP增长只有4%,为2020年二季度以来最低,「稳增长」成为今年中央首要任务,故市场憧憬「两会」期间将有新政策出台,不妨从中寻找投资主题。不少分析员估计,按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需要,「两会」重点讨论的议题定与稳增长有关,例如增加基建投放、加快发展新能源及继续补贴电动汽车等。
基建股短期较吃香
中金公司上周发表研究报告,称量化了稳增长政策的三个模块: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监管/房地产政策,在分别量化这三个政策的基础上,将这三个板块简单平均得出总体的宏观政策力度指数。该报告称,分类来看,今轮政策宽松中,地产宽松进度偏后,财政及货币宽松进度相对靠前,金融周期下半场房地产不再是稳增长的主要抓手。中金预计政策仍然会在货币、财政、监管(地产)中选择进一步的发力点,其中财政力度可能进一步加大。
换言之,基建投放及减税等措施有望陆续出台,基建建材行业前景可看高一线。此外,有分析预料,「稳内需」是「两会」另一焦点议题,内需股如体育用品及啤酒股亦应多加观察。可是,俄乌局势紧张,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投资气氛大受影响,港股连番插水,恒指上周五失守22000点关口,一度泻至21838点,见52周新低,收报21905点,跌562点或2.5%;全个星期计,累泻861点,跌幅达3.8%。面对当前不明朗市况,投资者不应轻言捞货,分析普遍预料,港股短期维持偏软格局,一旦俄乌局势进一步升级,本港疫情仍然未能受控,有机会下试21300点。
不难推想,今年「两会行情」未算明显,近日资金倾向流入估值低、防守力较高的板块避险,所以估值相宜兼具备两会概念的基建股短期较吃香,而同获国策支持的增长型股如风电、光伏及新能源车股,则宜待大市喘定后始分段收集,并要有心理准备揸中长线。
信达国际研究部助理经理陈乐怡指出,俄乌战况激烈,加上本港疫情严峻,令投资者对港股存在戒心,或下试21400点,相当于恒指预测市盈率10倍水平。由于近日大市疲弱,她相信资金短期会流入「高派息、低估值」防守性板块,例如基建和内银股,而增长型股如新能源及电动车股则宜作中长线部署。
陈乐怡表示,传统上当「两会」召开,应望多两眼基建及建材板块,因「两会」多提及增加基建投放,且农历新年假期后基建已加快去马,惟要留意仍会受制于港股去向,一旦大市再向下会跟随调整,但料抗跌力高一点。除了传统基建股外,她认为新基建包括三大中资电讯股亦可吼,因具备数码中心概念,中电信(728)在这方面的新兴业务增长最显著。
华晋证券资产管理投资总监冯宏远亦指出,港股上升动力欠奉,失守22000点后,初步或跌至21300点,料今年难炒两会概念,较可取是基建股,当中「三宝」其实差不多,中交建(1800)稍好一点,理由是内地高铁发展开始饱和,主力铁路建设的中铁(390)及中铁建(1186)盈利难有太多增长,而中交建业务较多元化,除铁路外,还涉足交通、水利及疏浚基建建设,短线看5元楼上,一旦买入后跌10至12%要先行止蚀。
至于新基建股,他认为中资电讯股如中电信和中移动(941)应有得炒,背后的逻辑是,本身是高股息央企,防守力强;同时,「外衣」可包装成拥有数据概念的新基建股,两者兼得。
另外,陈乐怡表示,市场估计「两会」举行期间,会将今年经济增长目标订在5%至5.5%,同时关注金融及调控政策。她称,中国人民银行最近发文再次提到,引导金融机构有力扩大信贷投放,并促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反映「两会」后有机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加上资金流入高股息板块避险,因此低估值内银值得留意。
风力股表现料胜光伏股
她还指出,近日资金流入防守抗跌板块,新能源如光伏和电动车股短期上升动力或较差,中长线却仍可睇好,尤其是电动车股,市场渗透率有望持续上升,惟近日大宗商品如铜铝价格急升,对制造车厂构成压力,并受到俄乌战争影响,晶片供应出现短缺。
新能源行业方面,她预料风力股相比光伏股好少少,原因在于今年光伏产品价格未必如2021年般显著上升,下半年更可能回落。风力股板块中,陈乐怡建议拣行业龙头如龙源电力(916)或装备股金风科技(2208)。此外,她认为个别新能源股例如光大环境(257)亦不妨留意,该公司主营垃圾发电,属行业龙头,而且股息高(约5.3厘),具公用股性质,在现时波动市可吸引资金买入。尽管预期「两会」提及碳中和政策,但冯宏远称,好多新能源股已炒起,若有意中线部署,宁拣煤炭股如兖矿能源(1171)及中煤能源(1898), 因本身是煤炭股较稳健,又拥有转营新能源概念。
财金解码 本报记者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