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鱼论市|虚拟资产—元宇宙(四)

一件物件要成为资产,首先要有「易手」的价值。过往的虚拟道具或虚拟地址等,因受制于货币、平台及语言不通因素而难以流通,没有易手渠道,更遑论易手价值。

现时最广为人知的虚拟货币比特币在2009年1月上线,提供了一个世界共通的货币交易渠道。先不论虚币的价值及各地的法定认受性,在许多地区都可在交易所将虚币兑换成美元,解决了不同地域之间货币不通及汇款的问题。

另一个推动虚拟物品交易的技术是NFT(非同质化代币),NFT为一件虚拟物品记录创作人名称、序号、交易历史及现时持有人名称。

以往数码图像、短片或音效档等,都难以确保创作人或拥有人的产权。譬如一幅艺术图像,任何人只要复制贴上自己的社交网站加几句感性文字,就可向其他网民展示自己的艺术品味。然而NFT会记录现时拥有人的名称,乱把别人的NFT图像贴上自己社交网站的用户,就会被认定为是抄袭者。

近期备受名人追捧的NFT头像系列就受惠于上述原因,该系列虽然有一万个头像,但设计者为其五官及服饰等定下不同的生成机率,拥有低生成机率部位的头像便属于较为「稀有」,某个头像曾在二手巿场以等值数千万元价格售出。

又例如一款游戏内的NFT虚拟道具,即使外观及功能完全一样,仍可为每件道具设定不同序号,并且所有网民都能够知悉该道具的生产总量及每一件的现时持有人。与传统的「有出世纸限量版邮票」类同,一款只发行一千张的限量版邮票,001号、008号及888号邮票,一定会比057、251号更为贵重,因此序号亦组成该NFT道具价值的一部份。
https://starpnews.com/
星之谷按揭转介及移民顾问
子非鱼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