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鱼论市——虚拟资产—元宇宙(三)

  互联网在上世纪末兴起,由初时只单向的浏览网页、早期的一对一即时通讯软件如ICQ、再进展到支援群组通讯的MSN等。
  笔者在ICQ年代,曾经接触过一个较另类的社交网站,用户登记后会随机获派一块土地,可在土地上建屋及布置家居。在一版网页上会划分街区并为每块土地编配门牌编号,用户的门牌大致就是「页数–路段–门牌」,其他用户可以用以上编号找到朋友的土地。
  由于当时的网速所限,采用的画面都是粗糙的2D图案,家具的款式亦不多;用户没有一个可操控的身体在地图上活动之余,与其他玩家之间的通讯也要透过在家门邮箱「投入信件」。如有兴趣跟朋友做邻居的话,可尝试在朋友邻舍投入信件,向地主提出「交换土地」。
  电子游戏方面,随著运算速度提升,2000年初,多人对战游戏已进入3D虚拟世界。当时最顶级的3D游戏画面跟现在标榜互动多于画面质素的元宇宙平台不遑多让。玩家在这些游戏内可以在地图上走动,欣赏立体的城巿和风景,在主要设施内亦可感受到人多挤逼的感觉。此外,亦可以在游戏内与其他玩家合作进行任务及用游戏代币跟其他人交易虚拟道具等等。
  游戏网络商赚钱的方法不外乎收取月费、卖点数卡及卖虚拟宝物等,玩家基本也只是单向消费,向游戏商每次课金数百至数千元而已。在2000年初的电脑设备、网络及游戏设置,已具备发展元宇宙平台的技术及条件,为何20年过去,到近日才兴起在元宇宙中买卖土地,可以在每次交易中赚取上万元至数百万元不等的生意呢?
  https︰//starpnews.com/
星之谷按揭转介及移民顾问
子非鱼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