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招致富——我的大马置业记
讲了多期的英国,今次转去分析另一个港人喜爱投资的市场──马来西亚。马国吸引海外买家,除楼价便宜、生活指数低外,移民门槛亦较低。当地政府自推出「第二家园」计划(MM2H)后,不少港人都纷纷考虑移居到马来西亚。只是碍于疫情,政府暂停接受有关申请,直至十月份才恢复申请,所以近期又多了见当地的楼盘广告。
笔者首次当上业主,就是买马来西亚的物业,约七年前在吉隆坡共投资了三套物业。当时海外人士置业,须购买100万马币或以上物业,这价格对当地人相当于豪宅的价格,但对港人而言,用100万马币便能在当地豪宅地段买到一个实用面积1500方呎的公寓,可说是相当抵买。当时银行提供高达85%的按揭,加上发展商的佣金回赠,只需付房价5%便可置业,所以即使从未去过马来西亚亦决意投资。
在吉隆坡置业后,笔者曾亲身到当地考察,发现当地广东话普及,文化亦跟香港相似,确实很适合港人移居。但若是用作投资则和想像有出入。港人常有错觉认为在双子塔附近的物业更具有保值能力及升值潜力,但其实该区交通十分挤塞,所以当地人不喜欢市中心附近的物业;而且当地人一般都开车代步,不介意住在较偏远地区,都导致市中心二手市场不活跃。笔者三套房的楼价在七年间都没有甚么升幅就可佐证。
在租金回报方面,该三个物业的租金回报率都差强人意,高峰期回报只有3%,并逐年减少。马来西亚近年一直受政治因素影响,人均收入亦不高,令整体楼市价格及租金回报变化不大。
总括来说,马来西亚的物业漂亮、宽敞,自住一流,但若是投资用途,则要考虑清楚。
天爵国际物业董事总经理
陈嬿淇
笔者首次当上业主,就是买马来西亚的物业,约七年前在吉隆坡共投资了三套物业。当时海外人士置业,须购买100万马币或以上物业,这价格对当地人相当于豪宅的价格,但对港人而言,用100万马币便能在当地豪宅地段买到一个实用面积1500方呎的公寓,可说是相当抵买。当时银行提供高达85%的按揭,加上发展商的佣金回赠,只需付房价5%便可置业,所以即使从未去过马来西亚亦决意投资。
在吉隆坡置业后,笔者曾亲身到当地考察,发现当地广东话普及,文化亦跟香港相似,确实很适合港人移居。但若是用作投资则和想像有出入。港人常有错觉认为在双子塔附近的物业更具有保值能力及升值潜力,但其实该区交通十分挤塞,所以当地人不喜欢市中心附近的物业;而且当地人一般都开车代步,不介意住在较偏远地区,都导致市中心二手市场不活跃。笔者三套房的楼价在七年间都没有甚么升幅就可佐证。
在租金回报方面,该三个物业的租金回报率都差强人意,高峰期回报只有3%,并逐年减少。马来西亚近年一直受政治因素影响,人均收入亦不高,令整体楼市价格及租金回报变化不大。
总括来说,马来西亚的物业漂亮、宽敞,自住一流,但若是投资用途,则要考虑清楚。
天爵国际物业董事总经理
陈嬿淇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