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金解码——中长线回报可观 腾讯阿里沽压重 科网股慎选时机捞货
股市有所谓「宁买当头起,莫买当头跌」,遇上跌市,就算质素好的股票,都会沽压沉重跌至超卖,但这类超卖的股票,只要小心选择,耐心看中长线,往往会带来可观回报,就像近日备受沽压的科网股,好些龙头股早已超卖,投资者不妨留意机会。昨日港股沽压仍重,大市跌至23349点,如腾讯(700)、阿里巴巴(9988)、美团(3690)及小米(1810)沽压仍重,跌约2.5至6%,但投资者可慎选捞货机会。
科网股近一年来持续遇到沽压,主要是内地不断推出监管措施,反垄断、讯息安全、青少年打机时间,最近更延伸至网上带货等促销活动,监管风暴吓怕投资者。腾讯一向被认为是较少监管压力的科网股,亦持续受压,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科网龙头当然无例外,昨日已跌至450元附近,较年内高位775元已跌去40%,预测市盈率仅18倍,相当吸引。
对境外上市态度开放
近日再传出内地或严限科网企业到境外上市,以至中概股要在美国退市,传闻纷纷扰扰,没完没了。不过,中证监终于出手淡化中概股海外退市恐慌。中证监发文指出,对企业选择境外上市地持开放态度,充分尊重企业依法合规自主选择上市地,又暗指美国逼使在当地上市中国企业退市,只会是一种多余的做法,对谁都没有好处。
中证监强调,近期与SEC、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等监管机构沟通,相信只要双方继续秉持相互尊重、理性务实磋商,就一定能够找到双方都接受的合作路径。至于传闻禁止内地企业以VIE(可变利益实体)结构赴海外上市,中证监指这完全是误解误读。
中证监高调辟谣,应可减缓科网股在美国退市压力,近一年成为打压重点的阿里巴巴,估值已跌至十分吸引地步,可以伺机吸纳看中长线。阿里现价市盈率只13倍,预测市盈率亦只是16倍,以其国内龙头网购平台地位,绝对超值。
无疑阿里创办人马云早前惹上政治麻烦,但近月他已可现身香港,甚至赴欧洲考察农业,而在响应内地「共同富裕」呼吁,阿里第一个作出反应巨捐千亿支援,马云个人的政治问题基本上应过了关。高盛早前指出,阿里流量及商户数量爆炸式增长,令今年第三季互动电商的网站成交额(GMV)按年增长50%,整体电商GMV亦按年增长40%,但零售消费放缓加上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将拖慢阿里的短期增长趋势,高盛虽然把阿里踢出「确信买入」名单,及把目标价降至209元,但仍较现价约110元高出近一倍,可见阿里确实超值。
德银则指出,对阿里新业务如阿里云、淘宝特价版、社区业务、ele.me、Lazada等可以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充满信心,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就由204元降至196元。
小米集团亦可留意,其现价市盈率约19倍,但预测市盈率已降至约13倍,估值吸引。小米的业务组成较一般科网股更全面,除了有互联网等广告及游戏收入外,亦有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以及更多人熟知的手机业务。小米的智能手机分部收入上年度增加24.6%至1522亿元人民币,虽然最近在全球销售排名有所回落,但仍是支撑集团的主要骨干收入来源,而且表现一向稳定,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等,销售一直占优。至于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上年度销售亦升8.6%至621亿元人民币。
小米料2024年产量达30万
小米另一亮点是发展电动车,集团董事长雷军早前透露,小米电动车预计可以在2024年上半年量产,每年产量达到30万辆。集团今年中斥资6亿元收购研发自动驾驶系统的深动科技,正是朝发展自动驾驶方向进发。
高盛估计小米会继续利用「智能手机+物联网(IoT)」策略提升收入及盈利能力。高盛认同有关策略,对小米抱建设性看法,但下调小米全球手机销售均价、物联网和互联网收入预测,把其目标价由34元下调至29.5元,但维持「买入」评级。汇丰早前亦把小米2021至2023年盈利预测轻微下调,目标价由37.1元下调至36.3元,但维持「买入」评级。小米现价约19元,以高盛及汇丰的目标价衡量,有55%及92%的潜在上升空间。
阿里力守109.9元关
公司动向:阿里成立「中国数字商业」及「海外数码商业」两大板块。
最近业绩:第二季度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约三成,而纯利逾53亿人币,较去年同期跌八成,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285亿元,跌四成。
股价走势:股价持续走弱,且看保力加通道底部的109.9元能否守住。
小米20日线喘稳
公司动向:12月2日在联交所购回100万股,每股作价介乎19.44至19.52元,本年至今,公司共计购回1.34亿股。
最近业绩:截至9月底止,上季盈利7.9亿元人民币,按年跌84%,按季跌近91%。
股价走势:小米持续走低,倘能企稳20日线的20.3元以上才能喘稳。
香港电讯收逾六厘息
滴滴出行退市拖冧中概股,港股昨日受科网股拖累低开。美国上周五公布11月非农业职位增21万个,少于市场预期的55万个,但失业率降至4.2%低过市场预期,加息及减少买债计划不变,美股回吐。
恒指低开346点,早段跌幅曾收窄至138点,李克强指中国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兼适时降准,人行收市后宣布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将于12月15日生效,料共释放长期资金1.2万亿人民币。恒指最终跌417点或1.76%,收报23349点;国指跌2.14%,收报8274点;恒生科技指数跌3.3%,收报5727点,大市成交增至1700亿元,沪深港通南下共净流入46.8亿元人民币。
阿里巴巴(9988)最弱,曾低见109.5元香港上市后新低,最后跌5.6%,收报112.7元。京东(9618)、哔哩哔哩(9626)及网易(9999)各跌4%,百度(9888)跌5.7%,收报134.8元,携程(9961)挫13%,理想汽车(2015)跌12%,小鹏汽车(9868)跌7%。
大摩指,美国已完成制定所有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下的规定,中概股或最快2024年之前在美退市,由于中概股占MSCI中国指数权重26%,重申短期对该指数审慎看法。较看好不受中概股退市影响的A股。互联网平台最受在美退市影响,其次是娱乐及媒体、电动车和消费股,该行继续减持零售(电商)股。
恒大可能无法履行其2.6亿美元的债务义务,广东省政府约谈许家印及将向恒大地产派出工作组,计划在重组中纳入所有离岸公募债券和私募债务,可能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债务重组之一,中国恒大(3333)挫19%,收报1.81元,恒大汽车(708)跌7%。其他内房股奥园(3883)跌7.9%。瑞银料内房债务违约可控,未来数月将有放松政策。
内需股九毛九(9922)跌8.1%,农夫山泉(9633)跌4.6%。烟草概念股思摩尔(6969)跌8%。
摩通策略师们认为,明年股市将进一步上行,称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目前基本上已经过去,而美联储也不大可能持续不断地向鹰派立场推进,新冠病毒新变异毒株Omicron恐慌导致的跌势不太可能持续。
香港电讯(6823)稳健派六厘息,提供5G,now TV、固网、宽频、流动电讯等四网合一,股价及派息平稳,守门口最好。
财金解码 本报记者
科网股近一年来持续遇到沽压,主要是内地不断推出监管措施,反垄断、讯息安全、青少年打机时间,最近更延伸至网上带货等促销活动,监管风暴吓怕投资者。腾讯一向被认为是较少监管压力的科网股,亦持续受压,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科网龙头当然无例外,昨日已跌至450元附近,较年内高位775元已跌去40%,预测市盈率仅18倍,相当吸引。
对境外上市态度开放
近日再传出内地或严限科网企业到境外上市,以至中概股要在美国退市,传闻纷纷扰扰,没完没了。不过,中证监终于出手淡化中概股海外退市恐慌。中证监发文指出,对企业选择境外上市地持开放态度,充分尊重企业依法合规自主选择上市地,又暗指美国逼使在当地上市中国企业退市,只会是一种多余的做法,对谁都没有好处。
中证监强调,近期与SEC、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等监管机构沟通,相信只要双方继续秉持相互尊重、理性务实磋商,就一定能够找到双方都接受的合作路径。至于传闻禁止内地企业以VIE(可变利益实体)结构赴海外上市,中证监指这完全是误解误读。
中证监高调辟谣,应可减缓科网股在美国退市压力,近一年成为打压重点的阿里巴巴,估值已跌至十分吸引地步,可以伺机吸纳看中长线。阿里现价市盈率只13倍,预测市盈率亦只是16倍,以其国内龙头网购平台地位,绝对超值。
无疑阿里创办人马云早前惹上政治麻烦,但近月他已可现身香港,甚至赴欧洲考察农业,而在响应内地「共同富裕」呼吁,阿里第一个作出反应巨捐千亿支援,马云个人的政治问题基本上应过了关。高盛早前指出,阿里流量及商户数量爆炸式增长,令今年第三季互动电商的网站成交额(GMV)按年增长50%,整体电商GMV亦按年增长40%,但零售消费放缓加上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将拖慢阿里的短期增长趋势,高盛虽然把阿里踢出「确信买入」名单,及把目标价降至209元,但仍较现价约110元高出近一倍,可见阿里确实超值。
德银则指出,对阿里新业务如阿里云、淘宝特价版、社区业务、ele.me、Lazada等可以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充满信心,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就由204元降至196元。
小米集团亦可留意,其现价市盈率约19倍,但预测市盈率已降至约13倍,估值吸引。小米的业务组成较一般科网股更全面,除了有互联网等广告及游戏收入外,亦有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以及更多人熟知的手机业务。小米的智能手机分部收入上年度增加24.6%至1522亿元人民币,虽然最近在全球销售排名有所回落,但仍是支撑集团的主要骨干收入来源,而且表现一向稳定,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等,销售一直占优。至于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上年度销售亦升8.6%至621亿元人民币。
小米料2024年产量达30万
小米另一亮点是发展电动车,集团董事长雷军早前透露,小米电动车预计可以在2024年上半年量产,每年产量达到30万辆。集团今年中斥资6亿元收购研发自动驾驶系统的深动科技,正是朝发展自动驾驶方向进发。
高盛估计小米会继续利用「智能手机+物联网(IoT)」策略提升收入及盈利能力。高盛认同有关策略,对小米抱建设性看法,但下调小米全球手机销售均价、物联网和互联网收入预测,把其目标价由34元下调至29.5元,但维持「买入」评级。汇丰早前亦把小米2021至2023年盈利预测轻微下调,目标价由37.1元下调至36.3元,但维持「买入」评级。小米现价约19元,以高盛及汇丰的目标价衡量,有55%及92%的潜在上升空间。
阿里力守109.9元关
公司动向:阿里成立「中国数字商业」及「海外数码商业」两大板块。
最近业绩:第二季度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约三成,而纯利逾53亿人币,较去年同期跌八成,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285亿元,跌四成。
股价走势:股价持续走弱,且看保力加通道底部的109.9元能否守住。
小米20日线喘稳
公司动向:12月2日在联交所购回100万股,每股作价介乎19.44至19.52元,本年至今,公司共计购回1.34亿股。
最近业绩:截至9月底止,上季盈利7.9亿元人民币,按年跌84%,按季跌近91%。
股价走势:小米持续走低,倘能企稳20日线的20.3元以上才能喘稳。
香港电讯收逾六厘息
滴滴出行退市拖冧中概股,港股昨日受科网股拖累低开。美国上周五公布11月非农业职位增21万个,少于市场预期的55万个,但失业率降至4.2%低过市场预期,加息及减少买债计划不变,美股回吐。
恒指低开346点,早段跌幅曾收窄至138点,李克强指中国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兼适时降准,人行收市后宣布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将于12月15日生效,料共释放长期资金1.2万亿人民币。恒指最终跌417点或1.76%,收报23349点;国指跌2.14%,收报8274点;恒生科技指数跌3.3%,收报5727点,大市成交增至1700亿元,沪深港通南下共净流入46.8亿元人民币。
阿里巴巴(9988)最弱,曾低见109.5元香港上市后新低,最后跌5.6%,收报112.7元。京东(9618)、哔哩哔哩(9626)及网易(9999)各跌4%,百度(9888)跌5.7%,收报134.8元,携程(9961)挫13%,理想汽车(2015)跌12%,小鹏汽车(9868)跌7%。
大摩指,美国已完成制定所有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下的规定,中概股或最快2024年之前在美退市,由于中概股占MSCI中国指数权重26%,重申短期对该指数审慎看法。较看好不受中概股退市影响的A股。互联网平台最受在美退市影响,其次是娱乐及媒体、电动车和消费股,该行继续减持零售(电商)股。
恒大可能无法履行其2.6亿美元的债务义务,广东省政府约谈许家印及将向恒大地产派出工作组,计划在重组中纳入所有离岸公募债券和私募债务,可能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债务重组之一,中国恒大(3333)挫19%,收报1.81元,恒大汽车(708)跌7%。其他内房股奥园(3883)跌7.9%。瑞银料内房债务违约可控,未来数月将有放松政策。
内需股九毛九(9922)跌8.1%,农夫山泉(9633)跌4.6%。烟草概念股思摩尔(6969)跌8%。
摩通策略师们认为,明年股市将进一步上行,称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目前基本上已经过去,而美联储也不大可能持续不断地向鹰派立场推进,新冠病毒新变异毒株Omicron恐慌导致的跌势不太可能持续。
香港电讯(6823)稳健派六厘息,提供5G,now TV、固网、宽频、流动电讯等四网合一,股价及派息平稳,守门口最好。
财金解码 本报记者
最Hit
地域强者 全球挑战 首个获「M」品牌认可电竞赛事BLAST Premier Rivals 8支参赛战队揭晓
2025-11-12 00:00 HKT
观塘夜市开锣!一连17日免费入场 设30美食摊位 台湾夜市摊贩参展 必试铁板鱿鱼/大肠包小肠(附地址/开放时间)
2025-11-11 15:28 HKT
前TVB「斯文男神」贴地搭地铁悠然自得 身上一特征超显眼极可惜 淡出幕前转做厨师
2025-11-12 17:00 HKT
酒楼舖位丢空半年大幅议价?原为米芝莲推介人气粤菜 东主无奈:当日议价业主拒绝......
2025-11-12 16:06 H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