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金解码——热钱避规管 短炒新能源股

港股寻底,受监管打击最深的科技股,热钱避之则吉,连年内强势的金属矿石股亦从高位回落,资金转而追捧「免疫」于规管,并仍受国策扶持的新能源板块。然而,新能源股近期累升不少,大市未企稳前,仅宜小注买入短炒;论基本面,风电设备、大型光伏及电动车概念股会是行业首选。 记者 袁国守、尹琛
新冠疫情重燃,Delta变种病毒在全球扩散,中国多个省市「失守」,拖慢了经济复苏步伐;根据中国官方统计,制造业PMI从7月的50.4降至8月的50.1。内地上周公布8月份经济数据,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头马车」,工业增加值、零售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亦全逊预期,当中受市场关注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受到疫情及汛情影响,录得3.44万亿元人民币,仅按年增长2.5%,远逊于市场预期升7%。
获资金追捧成逆市奇葩
  与此同时,中国监管风暴至今未平息,中港股市难免走弱,恒指上周再次失守25000关口,周五一度跌至逾10个月低位24424点,收报24920点,升252点或1.03%。全个星期计,恒指累泻1285点,跌幅达4.9%。港股今趟跌市相当全面,不但处监管「风眼」的科技股持续挨沽,如「股王」腾讯(700)曾再跌至450元楼下,年内表现突出的资源股如中铝(2600)也从高位急回,濠赌股更因受澳门咨询修订《博彩法》拖累,全线遭洗仓。大摩睇淡中港股后市,基于宏观挑战及监管重设影响毛利,将恒指明年6月目标降至24400点,并对中国股票保持审慎看法。
  市场恐慌情绪升温,热钱四窜,既「免疫」于中央加强规管,而且受惠国策的新能源板块包括风电、太阳能及电动车概念股获资金追捧,成为近日的逆市奇葩。单从政策面而言,新能源行业可谓「无得输」,原因在于应对气候危机是全球共识,七国集团(G7)领袖承诺,2030年底前碳排放减至2010年的一半。中国「十四五」规划亦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投资总监办公室最新发表的报告提及,预计中美双方将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加强合作,但摩擦也在所难免,中国是清洁科技供应链中的重要原物料来源,对贸易的任何进一步限制都可能遏制太阳能电池板和高容量电池的生产。该行的全球绿色科技投资主题,涵盖全球领先的美国能效企业,以及中国主要的太阳能设备和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商等。
势受惠减碳国策
  可是大市不济现处寻底格局,面对当前形势投资策略宜短炒为主,即使获国策扶持的新能源股,吸纳时也应控制注码,当中又以风电设备、大型太阳能及电动车概念股为买货对象。iFast Global Markets副总裁温钢城表示,目前买中资股较「麻烦」的地方,是一旦股价向上而且估值较高,即出现「割韭菜」,连风光了近20年的腾讯也下滑,故建议跟随热钱方向「炒住先」,暂难说哪一个板块可长揸。
财金解码 本报记者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