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边财话——人行降准不代表政策有变
人民银行在上周五宣布,决定于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将释放长期资金约一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此次降准可说是既在预期之中又在意料之外,预期之中是因为上周三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对此次降准进行「预告」,提出「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意料之外则是因为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涨幅仍然较大、年内反复强调稳健基调的背景下,仍然全面降准释放万亿元长期资金。
助降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实际上,此时降准既有空间也有必要,数据显示,6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涨幅和5月份相比略有回落,市场普遍预期,PPI年内峰值已过,年内通胀总体可控且不会掣肘货币政策,这为降准打开了空间,而在此次降准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仍处于合理水平,加上实体经济亟须金融支持,使得此次降准尤为必要。今年以来,国内经济处于持续恢复过程中,但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使得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承压,因此亟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稳定市场微观主体的预期。
当前,贷款仍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之一,但金融机构面临负债成本高企的问题,不敢贷、不能贷、不愿贷的情况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在此时实施全面降准,能够为银行提供较多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资金,有助于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为企业生产经营和经济平稳运行创造适宜的利率水平,但要留意的一点是,降准并不代表货币政策转向,稳健与降准两者并不矛盾,稳健也不代表货币政策按兵不动,去年为应对疫情,央行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5月以后就逐渐转为常态,今年上半年已经基本回到疫情前的常态,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操作,释放的一部份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MLF(中期借贷便利),还有一部份资金被金融机构用于弥补7月中下旬税期高峰带来的流动性缺口,增加金融机构的长期资金占比。
从国际层面看,在美联储发出货币政策转向信号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仍然保持定力不跟随操作,而是坚持正常货币政策,此时根据国内实体经济的需要进行适度调整,有助于我国经济在内外压力并存的复杂背景下,在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和促改革之间谋求动态平衡,接下来人行仍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不搞大水漫灌的前提下,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为下半年实体经济恢复和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黄惠德
助降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实际上,此时降准既有空间也有必要,数据显示,6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涨幅和5月份相比略有回落,市场普遍预期,PPI年内峰值已过,年内通胀总体可控且不会掣肘货币政策,这为降准打开了空间,而在此次降准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仍处于合理水平,加上实体经济亟须金融支持,使得此次降准尤为必要。今年以来,国内经济处于持续恢复过程中,但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使得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承压,因此亟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稳定市场微观主体的预期。
当前,贷款仍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之一,但金融机构面临负债成本高企的问题,不敢贷、不能贷、不愿贷的情况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在此时实施全面降准,能够为银行提供较多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资金,有助于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为企业生产经营和经济平稳运行创造适宜的利率水平,但要留意的一点是,降准并不代表货币政策转向,稳健与降准两者并不矛盾,稳健也不代表货币政策按兵不动,去年为应对疫情,央行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5月以后就逐渐转为常态,今年上半年已经基本回到疫情前的常态,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操作,释放的一部份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MLF(中期借贷便利),还有一部份资金被金融机构用于弥补7月中下旬税期高峰带来的流动性缺口,增加金融机构的长期资金占比。
从国际层面看,在美联储发出货币政策转向信号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仍然保持定力不跟随操作,而是坚持正常货币政策,此时根据国内实体经济的需要进行适度调整,有助于我国经济在内外压力并存的复杂背景下,在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和促改革之间谋求动态平衡,接下来人行仍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不搞大水漫灌的前提下,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为下半年实体经济恢复和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黄惠德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