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融圆通——后疫情时代的网店策略

  疫情令大家不能外游,食肆人数限制及限聚令更令不少商店提早闭门,网店因而兴起。不过商户亦不能单纯以网店形式经营,近日有网店选择由线上走到线下,利用「快闪店」(Pop Up Store)的形式,推广商品及扩阔客路。
  快闪店起源于外国,指在商业发达的地区设置临时性的舖位,供零售商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推销其品牌,因此特别讲求时间,并配以特别主题吸引顾客。例如知名品牌YSL曾在上海举办游轮快闪店,以独有及有趣的主题吸引年轻人对品牌的关注,进一步推广品牌。此外,在台湾ARMANI更设立ARMANI CINEMA女主角巡回快闪店,以复古灯泡、打卡版和导演椅等场景组成女性顾客喜爱的拍照打卡点,营造出奢华的电影院风格,并向顾客提供电影女主角般的试妆服务,消费后更可拍摄专属电影海报。香港方面,早前Gucci亦开设快闪店,展出与哆啦A梦联乘的产品及展品,引来大批粉丝排队购物参观。
  然而,除了著名品牌外,不少商户亦会选择以「快闪店」的形式,尽力争取市场份额,原因是「快闪店」的短租期及成本低,能让商户作为试点,测试该区反应,若情况乐观才考虑租固定舖位发展,减低经营风险。如果可以配以独特或节日主题,更有机会突围而出。
   近日有网店由网上走到实体,尝试开设「快闪店」吸纳新客。店主在接受访问时表示,网络营销虽然能接触大量客户,但效果已较以往减弱,而社交平台落广告的费用愈来愈贵,效果却愈来愈小,相对而言,开设实体店或一些快闪店的形式,能更「贴地」接触客户,有效扩阔网上以外的客源。
  香港现时已经基本「清零」,历时接近一年半的疫情有望结束。之前一直强调的新常态是否会持续,暂时仍未可知。不过网店已经不是「蓝海」,商户要继续生存,如何配合线上、线下的宣传策略,将会是重要一环。
如有任何意见,欢迎透过以下电邮跟我们联络︰[email protected]
陈民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