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融圆通——第四次经济转型

  香港作为一个细小外向型经济体,自开埠以来,经济重心经历多次转变,由最初的转口贸易逐步发展成制造业,之后再以金融业为核心,成就今日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更同时开拓其他专业服务业。如今,香港是时候迎来第四次经济转型的契机,加入创科及文化发展。
  新冠疫情为香港带来严峻考验,经济一落千丈,市民人心惶惶。眼见市民消费意欲低落,各行各业为另觅出路,为创科企业创造机遇,不少公司纷纷转型拓展网上平台,而「在家工作」、视像会议更成了新常态。为配合社会发展,政府近期推出多项政策支援,再向创新及科技基金注资,助企业发展业务,提升竞争力。
  然而,政府除向中小企提供资助外,长远而言必须制订一连串策略去应对未来挑战,藉数码科技抢占先机,并从教育入手,大力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培育资讯及创科人才,以确保数码化产业得以持续发展。
向文化艺术之都进发
  另一方面,除了金融中心及创科中心,香港还可以向文化艺术之都进发,与纽约与伦敦鼎足而立。香港中西文化交汇,绝对适合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现时,不少国际文化艺术盛事选择在香港举行,Art Basel便是其中一个好例子。此外,西九文化区的设施相继落成,包括戏曲中心、自由空间、M+及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等,亦为香港的文化艺术业带来生气。
  同时,创科及文化艺术是不少年青人向往的职业,可以让他们天马行空及发挥创意,毋须跟随上一代从事金融或服务业,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展望将来,优化产业结构是香港抗疫成功后的首要考虑。香港的经济结构十分独特,服务业占比超过93%,位列全球之首,当中贸易物流及金融服务各占GDP约两成,因此,未来除了要继续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更要跟上世界潮流,重整产业结构,积极开拓创科及文化艺术产业,令社会更多元化发展。
  如有任何意见,欢迎透过以下电邮跟我们联络︰[email protected]
陈民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