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金解码——全球联手减排 新能源板块有景
七国集团(G7)领袖承诺,2030年底前碳排放减至2010年的一半,即使中美关系转趋紧张,但双方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仍「有偈倾」,可见应对气候危机是全球共识,因此新能源行业充满商机,值得长线看俏,其中风电设备、太阳能玻璃及电动车电池原料股属行业首选,不妨睇位上车。
记者 袁国守、苏子进
为期三日的G7峰会于上周结束,峰会最后一日议程聚焦气候问题,G7领袖承诺,2030年底前碳排放减至2010年水平近一半,并在今年开始停止国家财政支持燃煤电厂。
此外,G7领袖在峰会联合公报中,承诺提高对气候事务资助,达到长久前提出的每年1000亿美元目标,以协助较贫穷国家减少碳排放,对抗全球暖化。
G7气候问题达共识
尽管中美关系仍然紧张,但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仍能商谈,双方日前发表《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指出中美两国将在气候问题上致力互相合作。
中国「十四五」规划亦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由此可见,减排节能以解决气候问题是全球共识,亦是中国重点国策,故新能源板块包括太阳能、风能及电动车等,值得长线睇好,预料将继续获得政策扶持,每当出现较深调整会是吸纳时机。
展望2021年第三季,汇丰私人银行认为,「中国绿色革命」将是其一环球投资主题,因为中国承诺碳排放在2030年见顶,并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为实现净零排放目标,计划在2025年把非矿物燃料组合占总能源消耗量比重提高至20%。
该行估计,中国目标是每年把太阳能发电量增加5500至5800万千瓦,并到2025年达6亿千瓦;风能亦将于五年内每年增加4500至6500万千瓦,至5.57亿千瓦。
汇丰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北亚首席投资总监何伟华认为,太阳能与风能设备及材料制造商能提供非凡投资机遇,基于中国在政策上支持、生产规模较大及新车的质量与复杂程度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蓬勃发展,展望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2030年将达39%,并预测新能源汽车销量,将于2030年升至1100万辆。
然而并非所有新能源股都值得买入,当中核电股可视作「例外」,原因是安全受市场质疑,面对的政策风险亦较高,即使估值吸引,如中广核电力(1816)现价市盈率只约7.4倍,股息率达5.7厘,也不应贪平贸然沾手。上周便传来核电行业不利消息,有外电报道,有份营运广东台山核电站的法国公司法马通致函美国能源部,形容台山核电站有逼在眉睫的放射性威胁,虽然随后中国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负责人回应指,相关报道不实,并指该核电厂周边辐射环境水平未见异常,惟未能扭转核电股颓势。
申万宏源投资顾问服务部主管麦嘉嘉预期,碳中和将是未来几年主题,所以在长线投资组合中,应考虑包含新能源股,例如风能、太阳能和锂电池原材料股。她表示,过往汽车以柴油发动,日后将逐渐转为电动,故市场对电动车电池原料需求大,相关股份会是新能源板块中首选。她指出,电动车市占比重不断提高,对锂电池需求增加,但锂电池原料供应偏向紧张,因此拣锂电池材料股相对稳阵,惟在本港上市选择不多,当中赣锋锂业(1772)获较多投资者留意。
财金解码 本报记者
记者 袁国守、苏子进
为期三日的G7峰会于上周结束,峰会最后一日议程聚焦气候问题,G7领袖承诺,2030年底前碳排放减至2010年水平近一半,并在今年开始停止国家财政支持燃煤电厂。
此外,G7领袖在峰会联合公报中,承诺提高对气候事务资助,达到长久前提出的每年1000亿美元目标,以协助较贫穷国家减少碳排放,对抗全球暖化。
G7气候问题达共识
尽管中美关系仍然紧张,但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仍能商谈,双方日前发表《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指出中美两国将在气候问题上致力互相合作。
中国「十四五」规划亦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由此可见,减排节能以解决气候问题是全球共识,亦是中国重点国策,故新能源板块包括太阳能、风能及电动车等,值得长线睇好,预料将继续获得政策扶持,每当出现较深调整会是吸纳时机。
展望2021年第三季,汇丰私人银行认为,「中国绿色革命」将是其一环球投资主题,因为中国承诺碳排放在2030年见顶,并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为实现净零排放目标,计划在2025年把非矿物燃料组合占总能源消耗量比重提高至20%。
该行估计,中国目标是每年把太阳能发电量增加5500至5800万千瓦,并到2025年达6亿千瓦;风能亦将于五年内每年增加4500至6500万千瓦,至5.57亿千瓦。
汇丰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北亚首席投资总监何伟华认为,太阳能与风能设备及材料制造商能提供非凡投资机遇,基于中国在政策上支持、生产规模较大及新车的质量与复杂程度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蓬勃发展,展望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2030年将达39%,并预测新能源汽车销量,将于2030年升至1100万辆。
然而并非所有新能源股都值得买入,当中核电股可视作「例外」,原因是安全受市场质疑,面对的政策风险亦较高,即使估值吸引,如中广核电力(1816)现价市盈率只约7.4倍,股息率达5.7厘,也不应贪平贸然沾手。上周便传来核电行业不利消息,有外电报道,有份营运广东台山核电站的法国公司法马通致函美国能源部,形容台山核电站有逼在眉睫的放射性威胁,虽然随后中国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负责人回应指,相关报道不实,并指该核电厂周边辐射环境水平未见异常,惟未能扭转核电股颓势。
申万宏源投资顾问服务部主管麦嘉嘉预期,碳中和将是未来几年主题,所以在长线投资组合中,应考虑包含新能源股,例如风能、太阳能和锂电池原材料股。她表示,过往汽车以柴油发动,日后将逐渐转为电动,故市场对电动车电池原料需求大,相关股份会是新能源板块中首选。她指出,电动车市占比重不断提高,对锂电池需求增加,但锂电池原料供应偏向紧张,因此拣锂电池材料股相对稳阵,惟在本港上市选择不多,当中赣锋锂业(1772)获较多投资者留意。
财金解码 本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