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融圆通——没有KOL的「直播带货」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加快网购消费和「宅经济」发展,不少本港实体店为了抓紧商机,转战网上销售,更开展没有关键意见分享者(KOL)的「直播带货」的销售模式,成为香港零售新常态。
  过去的「直播带货」是由KOL在网上直播试用产品和推销,观众可以即时或限时内下单,一直在内地非常盛行。而踏入5G新时代,网络速度愈来愈快,录影器材愈来愈便宜,开直播的入场门槛较以前低,只要一部手机,人人也可以做直播,「直播带货」已不再是KOL的专利。另一方面,由于实体店空间有限,难以展示每件产品的样本;员工上班时间亦有限,未必可以回答每一位顾客的问题。
拉近与消费者距离
  因此,当疫情打击本地实体消费时,不少本地实体店在facebook、YouTube及Instagram等建立自己的直播平台,由店舖老板担任主播推销,更培训旗下员工成为KOL。同时,网上直播不受空间和时间所限,员工担任主播,除了展示产品的所有款式,更可以即场试用,甚或玩游戏送礼物,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当观众看到产品即时效果,产品的优点更显说服力,自然愿意消费。相反,观众不喜欢可以随时离开直播,这种朋友式推销让消费者购物时更自在,而非被一堆优惠折扣催逼而下决定。
直播带货「卖」的是人
  某程度上,直播带货「卖」的是人,如观众觉得主播熟悉产品资料,解释清楚,不硬销,渐渐与主播建立信任,之后无论主播销售甚么,也更容易获得观众信任。事实上,老板和员工往往是最熟悉旗下产品功能及性质,故所带来的直播效果较好。
  在「宅世代」,「直播带货」大势已成,相信疫情减退后仍然流行。不少大机构正进军线上平台,而传统小店要参与竞争,更要突围而出,破旧立新,实体店和网上直播双管齐下,让客户有更佳体验,尽力催谷销售。
  如有任何意见,欢迎透过以下电邮跟我们联络︰[email protected]
陈民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