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金解码——人口老化 憧憬开放生育 医疗婴孩用品乳业股偷步买

中国人口进一步老化,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人口普查显示,内地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亿,占总人口近19%。「老友记」数目增多,预期医疗服务需求有增无减,故医疗类板块值得长线睇好。同时为解决人口老化问题,市场憧憬中央将放宽生育政策,中国出生人口有望回升,因此个别婴孩用品、乳业和教育股不妨吼实,可待调整后买货。
记者 袁国守、苏子进
中国人口老化问题加剧,国家统计局上周二(11日)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总人口为14.1178亿,较2010年增约7200万人,近10年平均增长率为0.53%,较2000至2010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为1953年开始人口普查以来最低增速。
  从年龄结构去看,去年中国60岁或以上人口增至2.64亿人,占总人口18.7%,过去10年此比例上升5.44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称,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较快,显示高龄化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基本国情。老年人口增加,出生人口则持续下降,去年全国出生人口数量为1200万人,相比2019年的1465万人,减少265万人,跌幅约18%,而且是「四连跌」,全国生育率亦降至1.3(生育率为平均一名女性生育的孩子数量),处于较低水平。
长者相关服务势涌现
  站在投资角度而言,中国老人家增多,专门为长者而设的产业将不断涌现并扩张,因此提供相关产品及服务,包括医药、老人护理、保健及医疗服务等企业,具长线投资价值。同时面对人口老化,市场预料内地将放宽生育政策,如容许生三名子女,或向父母提供生育资助,当出生率回升,市场对婴孩用品、奶粉以至教育需求应会提升,相关股份前景惹人憧憬。
  2015年中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2016年出生量曾出现小高峰,但之后「四连跌」。中国经济学家任泽平表示,最新普查数据表明,「老龄化、少子化、不婚化」加速到来,开放生育刻不容缓,实在不得不先开放「三胎」,并加快构建生育支撑体系,让「生得起、养得起」。他建议,实行差异化的个税抵扣及经济补贴政策;加大托儿服务供给,降低抚养成本;进一步完善女性就业权益保障,加大教育医疗投入等。
  另外,人口经济学家梁建章警告,中国实际生育率未来几年有机会快速下滑,每年出生人数可能由现时的1200多万,降至1000万以下,如果无政策介入,中国可能成为全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国家。梁建章指中国教育和住屋负担重,令一般家庭不愿生育,他估算若要将生育率由1.3推高至2,最少要推出2万亿元的「催生」政策,例如现金奖励生育,提供购房补贴等。
  骏达资产管理投资策略总监熊丽萍表示,育儿成本较以往高,而且一孩政策实施已久,所以现时内地父母生育意欲不大,并「贵精不贵多」,相信要等日后有具体措施出台,帮助减低育儿成本,受惠出生率提升的板块例如儿童用品股才见炒作。
  相比育儿概念股,熊丽萍认为受惠人口老化行业较值博,因为中国人口老化是既定事实,并预期将有更多相关产业出现。她指出,中国人口老化虽然不是「今日的事」,但国家统计局上周公布的数据进一步显示此趋势,长远市场会有更多产业配合,故从事养生、护老院、医疗保健及眼科服务股份可吼实,例如有在内地提供眼科服务的希玛眼科(3309)。熊丽萍又预料,随内地人口老化,殡仪服务需求亦增加,因此殡仪类股份亦可留意。
医疗需求长线趋增
  大中华投资策略研究学会副会长李伟杰表示,中国人口老化,个别医疗板块受惠,是一个长远趋向,但相信不会因刚公布的人口数据而带动医疗需求急增。他指出,人口老化属结构改变,短期人口数字未必能刺激医疗股大升,但长远前景偏向乐观,预期内地对医药及医疗设备需求持续增加。
  面对人口老化,李伟杰预期内地将持续二孩政策,往后还有机会推出更多措施鼓励民众生育,因此婴儿用品股前景可以看高一线,惟在本港上市选择不算太多,当中可考虑宝宝树(1761)和好孩子(1086),两者在今年首季未见炒作,之后则炒上并由高位调整,现时估值变得吸引。
财金解码 本报记者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