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明日战记》上映前惹反感 睇完就知系「香港科幻片NO.1」

《明日战记》上映前太多流言蜚语,人多口杂喧宾夺主,令大家注意力偏离电影自身,像那些甚么「因为古天乐好人所以要入场撑」的论调,既架空了有份参与电影制作的人的努力,亦侮辱了古天乐的心血与梦想。虽然每个人都有在网上大放厥词的权利,这些论调也未至于被视为情绪勒索,但这种支持手法显然不讨好,甚至惹人生厌,变相成为死亡之吻。

观众叫好自然慢慢叫座

其实只要电影吸引,观众看过后叫好自然慢慢再叫座。我看毕《明日》后第一个感觉是:厉害!因为事前完全无想过香港拍摄科幻片可以企及这个高度。过往香港很多使用CG的电影都是以辅助、添加形式作点缀,像《老夫子》、《少林足球》、《功夫》,上述一些已算高质,还未计像《蓝血人》一类滥竽充数的。因此普遍香港观众如我,对需要使用大量CG特技效果、而且并非点缀而是作主菜的《明日》本身期望很低。

CG特技画面睇齐荷里活

岂料看毕后发现《明日》的CG特技画面真的跟荷里活级数睇齐,即使跟最顶尖的Marvel电影(要强调电影,因Marvel剧好多时都粗制滥造)作比较也绝不失礼,这是以往香港电影从未出现过的水平,环顾亚洲电影也绝无仅有……除了最近同期上映的《祖先胶战外星人》,不过如果计算CG特技画面出现的频密、仔细及复杂程度,《明日》也远胜于《祖先》(当然后者特技也绝不失礼)。

照顾喜欢Mechanic机械人粉丝

要数仔细及复杂程度,例如古天乐及刘青云身穿那件战斗盔甲,最初从预告骤眼看觉得很普通,并不特别吸引。看毕电影后才发现原来设计上有很多暗纹跟细节,在电影中也有仔细刻划,例如如何启动背部的喷射器来进行大跳跃,又或在跟其他机体战斗后的关节受损情况等。假若你是喜欢看《铁甲奇甲》或《悍战太平洋》这类Mechanic机械人的粉丝的话,《明日》在这方面绝对照顾周到,你会从中找到属于这一范畴的乐趣。

令人联想到的电玩游戏

因为《明日》是科幻电影,而且又有外星生物、战斗服跟各种非真实武器,因此很容易令人联想到电玩游戏。像电影的世界观最初以为比较接近Xbox著名游戏《Gears Of War》,后来发现原来更像UBISOFT的《Tom Clancy's The Division》,即使是虚构世界但时代感也是遵循于现代(或可视为近现代),电影中几幕有很多栏杆和路牌的景致更即时令人想起《Division》中被封锁的世界。说起来上述提到的那副战斗盔甲也跟其中一款家用游戏《Vanquish》有著不少相似之处,也令人想起押井守的《人狼 JIN-ROH》那套军人服(只差那顶有点像战国武士装的头盔),特别是那双会发红光的眼珠。虽然相似却没有抄袭的味道,所有细节都有所调整,相信是科幻迷古天乐将自己钟爱的元素提议加入成为设计参考,令《明日》的科幻设计更具可观性。

荒废医院大战气氛一流

说到《明日》重中之重的动作场景,主要战斗共有四场,当中有战机远战也有机械人近战,而近战相对容易处理,事实上也制作得比较出色,其中一场古天乐深入荒废医院大战《Biohazard》类型的恐怖变种生物,整体做得相当不俗,营造惊吓气氛一流之余,古天乐亦有同怪物正面交锋,绝对没有避重就轻得过且过,这方面无论是镜头调度和CG特技也值得一赞。

后期制作团队用心用力

至于战斗场景的分镜,因为香港过往并没有这种科幻战斗可供参考,但也感受到背后团队在这方面竭尽全力,尽量将每一个动作场口的细节也细致分明地呈现,向观众交待清楚。当然当中有可以改善的地方,假若有更多镜头描述交待细节,便可以有效建立更丰富的情绪,但以后期制作长达四年来说,如今的表现也合格有余。另外,很多二流科幻电影都不能做出那种机体战斗时又或撞到建筑物时的物理跟引力反应,而《明日》在这方面却做得非常之好,再次引证古天乐在CG特技画面呈现的要求非常严格,也证明电影公司所说的「香港有史以来最具规模科幻巨著」无花无假,而且资金也绝对用得其所,香港后期制作的团队用心用力,值得一赞。

张家辉总指挥无甚发挥

当然《明日》也不是完全没有缺点,例如电影穿插不少热血加油志气bite,不过有时却在未能完全营造气氛的情况下说了出口,略嫌突兀。另外,因为香港太少这类型科幻片大制作,未必每一位演员也适合这类像动画一样虚构感很重的对白(或会嫌中二病)。古天乐本身热爱此道自然无问题;刘青云为巴斯光年配过音也知道他驾驭未来科幻世界角色得心应手;刘嘉玲却不时出现一份违和的感觉,仿佛跟整个未来世界格格不入;同样情况也发生在黑仔姜皓文身上,不过整体并不算严重,未有影响观众投入度。另外,张家辉跟谢君豪出场时间太少,无甚发挥,其实两个角色也可以花多些时间来铺序描写,特别是张家辉的总指挥一角,如果在前事描绘更多他跟天幕的关系,整体故事将会更立体圆满。

绝无「嗌回水」的理由

有报导指内地观众看毕《明日》后感到很失望,更扬言要「回水」,我不知道内地观众品味如何,不过《明日》无论在制作、科幻感、故事、运镜、色调、音乐、细腻度都比内地对上一出大卖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优胜。《流浪》原著拥有很创新的故事蓝本,殒石撞地球的解决方法不是想法子令殒石爆破,而是让地球偏离轨道,意念非常创新,可惜电影改编后却不能将故事的奇诡浩瀚忠于原著地拍摄出来。反观《明日》故事原创,世界观描写清晰,高科技装甲武器刻划细腻,超过90分钟的故事环环紧扣,紧张连场,绝无看罢要嗌回水的理由。

「科幻动作系」类型文本

也有观众批评《明日》「故事欠奉」。要讨论这个问题,先要分辨其实所谓科幻片有分为「剧情系」及「动作系」两大类型,当然也有将两者混合为一的,像《星际启示录》描写太空人通过穿越虫洞为人类寻找新家园,既有科学理据解说也有紧张刺激场口。不过《明日》却并非这一类,而是纯「动作系」,故事蓝本主要是设定好一些非常危急的处境令主角们执行一系列关键任务,然后再大显身手拯救地球,这一方面《明日》的剧本是做得到的,而且做得很好,令全片保持紧凑气氛,这就是「科幻动作系」类型电影所需要的文本。

后记:凭自己努力 坚持实现梦想最动人

香港观众对《明日》有更深的情意结。从情感上出发,能够看到香港终于做到一套荷里活级数的科幻片,即使不是最顶尖,能够有资格冲出国际、跟荷里活睇齐,真心感到欣喜。同时,喜欢古天乐的影迷也知道他迷恋《Star Wars》多年,喜欢玩具模型,是个不折不扣的Kidult,如今能看到他将自己喜欢的东西以历时数年、花费数亿元于大银幕上呈现,这大概是身为一位Kidult最终极的里程碑。凭自己努力和坚持实现梦想的故事,永远最动人。如果你喜欢看科幻片,一定要观赏这出「香港人拍的科幻动作片」。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