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原一生,尽是欢声与泪影

楚原离世,资深影评人舒琪在脸书上形容:「冇楚原,冇徐克;冇楚原,UFO/新艺城会冇咗几部重头戏;冇楚原,邵氏历史会改写;冇楚原,冇古龙电影、武侠片会唔同咗发展同面貌;冇楚原,粤语片会更早息亡……楚原导演,不论是粤语片抑港产片年代,都是最重要和最出色的创作者之一。」但这位白发苍苍的智慧老者,却说自己「无咩成就,受之有愧」,更拍下好多「仆街片」……到底边句系真?

冯宝宝惨过安达祐实

楚原于1934年出生,父亲是著名粤语片影星张活游,耳濡目染下他二十出头便入行,1958年拍了首出个人电影《湖畔草》,1960年拍父亲主演的《可怜天下父母心》一戏成名。当年他找爸爸演爸爸,监制白燕演妈妈,还有非常可爱、我见犹怜的童星冯宝宝演女儿,她在街一边乞食一边说:「我依家又口渴又肚饿……先生好心哎~好心哎~」成为最难忘一幕,当然还有那首一响起就觉得惨绝人寰的小提琴配乐,加起来的凄惨程度肯定超越东瀛《没有家的女孩》安达祐实那句:「可怜我便给我钱!」

《可怜》剧本非原创

《可怜》剧情催泪,由妈妈重病、儿子行乞、女儿寄养、爸爸呕血、最后全家自杀(幸好临崖勒马)……或许你觉得很狗血,但楚原说自己是受外国电影的现实主义启发,片中剧情全都来自本地新闻:「没有一个是自己创作。」那个年代,做老师有风骨,真的可以饿死街头。况且「狗血」其实是因为这数十年间我们看过太多类似的剧情,1960年的观众却是经历第一次。《可怜》奠定楚原影坛地位,后来更入选「最佳华语片一百部」,真正成为香港电影界的「边个够我惨」No.1。

用爱做复仇武器

楚原拍过不少类型电影,堪称香港Stanley Kubrick,而且还要是量产型,但他自己说最爱始终是拍文艺片。1962年,他与父亲张活游、女友南红创办「玫瑰影业公司」,用文艺片《含泪的玫瑰》打头阵,楚原做编剧、吴回做导演,谢贤跟胡枫演画家,南红是爱人,单是这个戏名这个阵容便知是荡气回肠式的浪漫感人,两男一女无嬲得个惨。楚原之后还拍过《冬恋》、《舞衣》与《小楼残梦》等,男女主角一开口便是文艺腔,那时台湾文艺片还在萌芽阶段,楚原的浪漫主义已洋溢于作品中。1972年他拍的《爱奴》更是香港最早期以女同志为主题的电影,片头贝蒂在床前宽衣解带翩翩起舞,然后跟何莉莉虐与被虐爱恨痴缠,下体滴蜡更呈现SM况味,不过楚原却说是张彻武侠片的延伸,用爱做复仇武器。《爱奴》成为楚原其中一部代表作。

楚原打赢李小龙

《爱奴》之后,楚原另一个高峰是1973年的《七十二家房客》。话说开戏前有段故:当时李小龙正如日中天,票房都是嘉禾邹文怀一人独揽,邵逸夫正想尽办法与之抗衡。那时候话剧《七十二家房客》在上海大热,邵逸夫要楚原改编成电影,楚原提出两个要求,第一是只能以广东话拍摄,他认为只有广东俚语才可以跟观众产生互动;第二是起用EYT主持,因为《欢乐今宵》当时日日播个个香港人都睇,因此大家在大银幕上才能看见何守信、沈殿霞成为房客。楚原这两个要求,用今时今日的一句话形容就是「入屋」。结果《七十二》票房大收560万,赢了当年《龙争虎斗》的330万。楚原打赢李小龙,相信世上鲜有人能做得到。

杨千嬅对黑玫瑰

除了文艺片、情色片、温情片,楚原也拍过喜剧,像《玉女添丁》、《聪明太太笨丈夫》,还有当时受荷里活《007》启发的动作片《黑玫瑰》,而且屡有破格创新,像改编唐涤生的《玉女添丁》要当时走玉女形象的陈宝珠代姊大肚,就像现在叫杜小乔著喱士内衣跳钢管舞一样玩很大。这些经典喜剧后来都被翻拍,像马伟豪翻拍杨千嬅版《玉女添丁》,扮大肚错摸桥段从来百看不厌;还有刘镇伟的《92黑玫瑰对黑玫瑰》,当中所谓谐仿其实都只因黑玫瑰形像太经典、桥段太深入民心,刘导演借此片替整个粤语长片年代来一个致敬兼总结。相比翻拍的后来者,始作俑者永远最矜贵,楚原有远见有前瞻性、老板又肯畀钱、最后观众又受落,整个过程就像买铺大细。戏如人生,开戏则如赌博,而从来无人可以永远做赢家。

方逸华的两个极端

而为楚原写下更辉煌一页的,是他拍古龙武侠片的时期。大家都记得颁奖礼上楚原说出被方逸华奚落的事,但他们二人其实也曾渡过好时光,那就是在楚原拍古龙武侠片的年代。1976年,楚原在倪匡协助写剧本下拍摄《流星‧蝴蝶‧剑》(倪匡称此片具《教父》元素,第一幕已是露点床戏),之后长拍长有,像《孔雀王朝》、《天涯‧明月‧刀》、《楚留香血海飘香》、《白玉老虎》等。有一次楚原刚拍完《三少爷的剑》,方逸华问他:「之后开什么戏?」他答:「《多情剑客无情剑》。」「剑」字也未说完,方逸华便立即向全世界说:「发通告!后天拍《多情剑客无情剑》!」这件事与后来楚原拍《天龙八部》时被方逸华怒骂他不懂拍电影、然后一手撕烂其通告的情况形成极端对比。只好说一个人无论如何才华出众、拍了一套叫好叫座、流芳百世的作品,但投资一方的角度却不是要一套、而是要你每一套都叫好叫座、流芳百世……又或只需叫座。

Gigi姐最敬重阿谨

除了拍电影,楚原也很提携后辈,其中一位是冯淬帆。当年冯在丽的主演过几部剧,楚原便邀拍电影《黑玫瑰之三之红花侠盗》,从而投身影坛,亦成为楚原首徒,后来更成为导演。我曾有幸访问过黄淑仪,问Gigi姐一生最敬重的人是谁,她说是冯淬帆:「当年只有阿谨导演懂得一些崭新拍摄手法,他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人。」可见成为楚原首徒确实获益良多。在2017年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发终身成就奖予楚原的,正是冯淬帆。另一位受楚原影响甚深的,正如舒琪所说是徐克。1981年,徐克凭《鬼马智多星》获金马奖最佳导演,而不少评论认为这出戏是「披著现代外衣的楚原武侠片」,后来徐克的《蜀山:新蜀山剑侠》、《倩女幽魂》等作品也充满著楚原武侠片「以虚代实、唯美浪漫」风格,被视为楚原电影美学观的延续。

楚原后期不「仆街」

至于楚原说自己拍过的「仆街片」,如果以市场学来定义,相信是指一些票房惨淡的电影,例如《朱怨门》、《香港73》、张国荣梅艳芳的《偶然》,还有据说是李嘉诚在饭局中建议邵逸夫开一出讲潮州话的《辞郎洲》。而事实上楚原后期的电影并未如他所说般「仆街」,像1988年的《大丈夫日记》(1964年楚原已拍过,当时男主角是张英才)首歌我依家都识唱:「大丈夫~是我哗~OH VERY NICE~」;《小偷阿星》被说粗制滥造但其实已能看见周星驰无时无刻塑造自我形象,楚原赋予他足够空间尽情发挥,而且票房也有800万,如果这样也叫「仆街片」,那就真的是万般皆下品。再者,票房低被嫌弃被侮辱,楚原有因此而愁云惨雾吗?他曾在访问中说:「每个导演都想票房卖座,但强求不得,我是不计较的,但是每当拍完一部自己认为不错的电影,就份外开心,遮都遮唔住那份快乐。」

像智慧老人像尊佛

楚原的下半生,离开了邵氏后甘愿走到幕前做绿叶,继续在影圈以不同岗位享受「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段时期也令更多观众认识谁是楚原:《卡拉屋企》和蔼可亲的「白头佬」,不时说几句看透世情的金句,像一位智慧老人;张卫健版《西游记》的「如来佛祖」,名正言顺跟大家倾佛偈,令他真人看起来更像一尊佛;最记得是他客串《精装难兄难弟》,楚原以「电影之神」身份出现,教训戏中模仿王家衞的「王晶卫」(黄子华饰),说:「粤语片好失礼你咩?你哋𠮶代人全部都系食粤语片奶大咖~」楚原演的都是配角客串,出场不多却深入民心,很多观众都不知道原来这位就是跟李翰祥、胡金铨、张彻齐名的大导演(四人合称「四大帅」),更是香港武侠电影的开山鼻祖。楚原陶醉于幕前,沉醉于演小角色,身体力行自己的格言:「管他天下千万事,闲来轻笑两三声。」

风水轮流传 时势造英雄

楚原对人生的参透,对于花无百日红的时轮更替早已看化。获颁终身成就奖时,他说人生像打牌,东南西北圈,到了北圈便要谈笑风生,这也体现于他对电影一套很独特的看法。他认为自己「无咩成就」,因为电影从来都是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像在张活游、吴楚帆、张瑛年青的时候,没有其他男主角可以冒出来,因为他们三个已占了相当的位置。而他们老了,便出现谢贤、胡枫;跟著谢贤、胡枫等老了,便轮到狄龙、姜大卫;而狄龙、姜大卫老了,就到周润发;接著周润发跟人签了约,不能拍,便出了个刘德华;之后因为刘德华贵,便到周星驰,全都是一个大形势夹一个人出来。又例如袁咏仪可以冒出来,其一是因为剧本好,同时亦因为1992、93年时总是四个小生、六个花旦,把大卡士全部凑在一起拍一部戏。试问制作成本变得有多高?于是大家便去『搏』小制作,同时当观众对大制作失望的时候,很自然也会寻求另一种类型的电影,结果《新不了情》(1993)给观众几好的感觉,也突出了男女主角。不过这不表示二人有票房保证,从古到今真有票房保证的偶像演员,其实数不出十个。」(《香港影人口述历史丛书3 ——楚原》)

后记:受之无愧 无负此生

回味楚原最后送给我们的一句话:「当你回首往事,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不为虚度年华而羞耻,你便能很骄傲地说你无负此生。」楚原活出真我,成就终身,无负此生,不论影坛内外予以的赞赏与肯定,他绝对受之无愧。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