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鞍华的呐喊:我爱你,你这没良心的!

给香港的一封情书

小说《第一炉香》很有可读性,是张爱玲1943年因战乱从香港回到上海后开始从事写作的一系列短篇之一,其他还包括如《第二炉香》、《倾城之恋》等,都是以香港作背景,可视作张写给香港的一封情书。张在《到底是上海人》便提到:「我为上海人写了一本香港传奇……写她的时候,无时无刻不想到上海人,因为我是试用上海人的观点来察看香港。」这些作品被后来的书评人认为是创作力最丰盛、质素最高的作品,读者阅读时亦不难发现张将自身经历融入小说之中,例如从上海来港读书、要寄人篱下、生活结据等,令作品更赋传奇色彩。

「三部曲」最好一出

电影《第一炉香》未正式上映前已被很多网民和影评批评得体无完肤,说从选角开始已是错,发展到后来甚至说「改编张爱玲」是原罪。自己看罢却发现没有大家说得那么严重,甚至认为这是许鞍华拍过「张爱玲三部曲」中最完整也最有戏味的一出。起码对于张迷来说,许鞍华找来坂本龙一、和田惠美、杜可风、王安忆等大师级人马,令电影在音乐、服装、拍摄等元素上还原小说中的细节和场境,已是一大功德。看著演员在演著小说中的角色、念著那些早已在脑海中滚瓜烂熟的对白,对张迷来说,能够入场欣赏这一切,已很满足。

抹去一抹香港景致

但亦诚如很多人所说,电影有很多不足,其中最明显是抹去了贯穿整本小说的一抹40年代香港景致,只剩下潮湿的亚热带植物与鸟鸣让观众随意联想,象征香港殖民时期的符号被抹得一干二净。但这并非构成电影败坏的核心,核心是:只可以说,同一个故事由两个说书人在不同平台说出来,始终张爱玲说得比较好。

如《红楼梦》开场

当然小说跟电影的载体本质上有分别,小说开场跟电影一致,从葛薇龙找姑妈、两个丫鬟跟葛薇龙互动,最后梁太太隆重登场,然后二人展开对话……。为了铺陈梁太太跟薇龙的第一次「交锋」,从家居环境、人物服装到二人的心理状态,张爱玲都写得非常仔细,如同《红楼梦》林黛玉入荣国府、王熙凤出场一样细腻兼大阵仗。电影这一幕已尽力将小说还原,但如果真的要跟足每一个细节,恐怕两个半小时也完不了开首这一场好戏。

卧病数月的重要

许鞍华故事说得不够好,是小说中本来的几个转折高潮处理有不足之处,例如薇龙对乔琪动了情、上床后薇龙依然陶醉于温柔香,结果却在露台目睹乔琪跟丫鬟睨儿偷情,这是小说其中一个最煽情的转折,是薇龙从天堂急坠地狱的情绪转变,电影却拍不出应有的份量,无论演员表现及镜头调度都不够好;第二场是薇龙两次回上海不成然后想法急转,要求姑妈代为征婚。这一场薇龙忽然很世故地抢了姑妈的烟来抽、说些难听却真心的说话,这一幕成为了整出电影中最突兀和令人难憾的一幕。小说描写这个转折时,加插了「薇龙生病数月卧床不起」,表达出她因为失恋而身心水肚不服,电影却将之删减。

很不「张爱玲」的一幕

当然小说也并白璧无瑕,例如梁太太说服乔琪结婚一段说服力便略嫌不足,大概许鞍华跟王安忆也察觉到这点,电影版加长了篇幅描写乔琪被逼婚时众人的心理状态,例如姑妈相中乔家家宅丰厚、乔诚亦深知儿子不成才价值有限等。就如于青撰写《倾城之恋》续书的《香港的白流苏》,许跟王也有补写续写的意欲,电影中乔葛婚事变得更顺理成章,也补写了梁太太忆往事的章节,令她性格形成更立体。这些补白总体并不算差,只是当去到婚后有一幕,当薇龙得悉乔琪另结新欢时,竟上前掴他一巴掌!相信所有张迷看到这里也会眉头紧皱,心想:张爱玲一定不会这样写!如果张爱玲小说中角色的压抑跟哀怨可以用一巴掌来宣泄的话,那就很不「张爱玲」了。

导演送乔琪一巴掌

不过说到底,这是一部「许鞍华改编张爱玲电影」,无人说过必须100%还原原著,甚至加入导演角度「改编」才算成立,因此这一巴掌大概是许鞍华作为读者很想赠给乔琪这个男人的「礼物」吧。同样的情况发生于电影最后一幕,在婚事安顿千帆尽过的一个晚上,薇龙向乔琪埋怨从未得到他的真爱,更承认自己「自甘为娼」,这时候薇龙忽然呐喊一句小说从未出现的对白:「我爱你,你这没良心的!」这大概就是导演作为小说受众的最大感触,是「许鞍华的呐喊」。只是作为张迷以至观众,又是否认同这声呐喊呢?

没有一个纯洁皓素

每个人「看张」都有不同感受,我看《第一炉香》时最大感受是:有心计、经常盘算谋利的并不止梁太太,薇龙自踏入宅门前也是满肚密圈,只不过当时谋的目标比较纯真,例如要如何靠拢姑妈才可继续学业、完成学业后自力更生、为自己前途打拼;直至跟姑妈相处,耳濡目染下一头裁进交际花的荼蘼生活,自此不能自拔,并开始将目标锁定以围绕男人来建立自己人生;薇龙的矫装能力并不比姑妈差,只有到了揭破乔琪偷情、用尽力以毛巾打丫鬟睨儿时,才禁不住露出真性情;丫鬟睨儿也如是,睇睇偷欢被揭破肯定是她告密,后来她跟乔琪偷欢也是半推半就欲拒还迎隐性勾引……《第一炉香》中的女性,没有一个是纯洁皓素、没有一个不是先为自己著想的。这两个在我心目中心思跟行事同样慎密的女角,跟电影中所描绘的单纯形象有一定出入。也因此,电影中的薇龙,欠缺了那份应有的世故与苍凉。

葛薇龙与玉娇龙

演员方面,演出前被受评击「血统不够MIX」的彭于晏反而感觉良好,他那种从不著地的轻浮很有纨绔子弟的况味,跟《倾城之恋》周润发演的范柳原相比是另一种风流倜傥,唯一是手臂太粗太有线条,穿起三四十年的服饰感觉不搭配,毕竟当年应该还未有Gym room;俞飞鸿演梁太太最凌厉抢眼,若加多一点上海话便跟《阿飞正传》旭仔养母潘迪华如出一辙;梁洛施久未露面被许导演邀请出山,演出依然自然如流水,如果年纪少一圈会更相配角色;秦沛担当补白部份的重要角色,出场不多但令人深刻;女主角马思纯算是当中比较令人失望的一位,她未能好好捕捉薇龙情感的细腻变化,亦未能让观众感受到她对乔琪那份「不可理喻的蛮暴的热情」;其次是她年纪也实在太偏离原著设定,一个已经有经历的女人,很难再演将身心奉献给第一个男人那份狂热与执迷。想一想谁最适合演葛薇龙呢?我心目中的人选是《卧虎藏龙》演玉娇龙的章子怡。你呢?

言情故事如女人

张爱玲的《第一炉香》以至其他言情小说,很多时候并非一个单纯的言情故事,里面充斥的杂质才是主体,毕竟言情故事跟女人一样,「太四平八稳了,端正的过分,始终是不可爱的」。因此结尾「我爱你,你这没良心的!」的许鞍华呐喊,感觉就像将乔琪安置于世俗婚姻制度一样,都是一厢情愿的错摆。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