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珊来辞|社长游街市 - 李珊珊

日前在YouTube 看到一位男士,为吃鱼一天走访天水围、元朗、红磡街市。那份纯粹与热诚,让我将他过去的视频,陪同我家姨姨下逐一收看。

温馨提示,这个频道是内容取胜,制作来得直接、简化。场景、分镜离不开四个地点,手提拍摄街市鱼档、近镜的洗碗盘、近镜的蒸鱼架,及近镜餐桌上的完成作品。这才是社交平台建立的初心,我亦看得津津乐道 。

这位被称呼为「社长」的YouTuber,令我感受到游街市的乐趣。回想二十年前也会去买海鲜,可是所认识的种类,非常单调,花蟹、老鼠斑、本地龙虾;常听见的海鲜名字而已。反之他在选择的过程,听到不少有趣的名字,如「哨牙妹」、「腊肠斑」、「鸡笼仓」、「花龙」。原来海鲜食材之多,可使好奇心飙升,赞美大自然的强大,赋予人类的恩赐;观者其乐无穷!

每次他都跟鱼贩说,不用清理内脏及鱼鳞,回家亲自处理。然后便进入第二个场景,在洗碗盘整理战利品。不同的鱼类,有不同的方法,并且看他清理内脏,分析战利品的质量,有没有肥膏、鱼春、鱼肝,沙皮,甚至是寄生虫。

而引人入胜的场景,就是烧开的热水沸腾,讲解蒸鱼所需时间。接着镜头一转,社长放葱丝及𪷽油,所发出的声响,立时食指大动呀!

最后的镜头,就是享用美食,他跟他的女儿会争吃鱼扣的。说起鱼扣,有一段童年往事。小孩时不爱吃鱼,外婆编了一个说法,吃鱼扣便能游泳,建议我多吃。从而牵起对外婆的思念,即使分开三十多年,她永远活在心中。

差点忘记分享频道名字,就是「香港街市鱼类海鲜研究社」。
李珊珊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