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过去影响孩子的未来|沈君豪医生
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我常见到不少个案,孩子情绪受困、行为问题,背后都隐藏着家庭的旧故事。近年社会讲求快乐教养,但其实孩子的命运,很多时早已悄悄连结于父母成长经历。父母的内在世界和未被处理的创伤,往往无意中影响子女,甚至跨代复制。

首先,父母的童年如何被照顾,会塑造其信任、安全感及情绪调节能力。很多父母在成长过程中,难以得到父母关怀、或常被责备,这些经历会在潜意识中植根——习惯性批评自我、害怕失败、经常焦虑,甚至在人际关系中较难相信别人。这些状态容易在自己成为父母后,无意识地投射到孩子身上。举例说,在严厉或冷漠家庭长大的父母,容易对子女抱有不切实际期望或表达爱而不得,令孩子感到压力大、缺乏温暖。
此外,心理学有「创伤跨代传递」的论点。父母未能消化的创伤,例如失落、贫困、战乱甚至童年虐待,这些经历未经整理,会化为家庭的不安氛围,潜移默化影响下一代。有案例显示有焦虑现象的父母,容易养育出同样不安的小孩。这并非因血缘使然,而是父母的情绪反应、对压力的处理方式、甚至语言和肢体细节,皆会为孩子带来模仿和学习的方向。
再者,父母对自己的自我认识、情绪管理、价值观念,亦会渗透到孩子日常生活。当父母懂得正视自身困难,愿意开放表达情感,给予支持与安全感,孩子才有空间探索世界、学习自信面对难题。倘若父母凡事避谈过去、拒绝自我觉察或压抑情感,孩子则较易学习到逃避或自我否定的模式,影响日后人际、学业和心理健康。

那父母该如何减低旧经历对子女的负面影响呢?第一步是自我觉察。家长可以尝试回顾自己的成长故事,辨认有否未解开的情绪包袱或阴影。当发现自己对某些事件特别敏感、或与孩子互动时情绪易爆发,正是时候寻求支援,包括自我学习、情感表达训练,甚至咨询精神健康专业人士。当父母愿意接纳过去的自己,才可以以更温和的状态陪伴子女。
最后,父母不需完美,但肯承认不足和持续成长,就是给孩子最大的礼物。毕竟,健康的家庭不是没有冲突,而是具备理解、修正和修复的能力。父母的过去本是无法改写,但只要愿意自我疗愈,未来就能赋予孩子无限可能。

精神科专科医生 — 沈君豪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荣誉临床副教授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荣誉临床副教授
心病还须心药医 : Facebook | YouTu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