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达人 - 环保堆肥 厨余再生|教学「无间」

厨余几乎是每个家庭都会产生的固体废物,全港每日有超过3000公吨厨余被弃置于堆填区。政府将于明年4月起正式实施都市固体废物收费(垃圾收费),社会各界开始思考如何将厨余加工处理,期望能够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节省未来在垃圾收费范畴的开支。

政府及不同组织为此推出各类减废及回收实践计划,例如环境保护署自去年10月开始,推行公共屋邨厨余收集试验计划,然而计划首阶段的6个月收集得来的厨余只有约逾400公吨,回收与弃置比例相距甚远。

为此在加强厨余源头减废之外,教研机构再寻出路,进一步研究「转废为能」。笔者留意到,香港专业教育学院(IVE)健康及生命科学学科师生团队获环保署及其承办商委托,研究厨余发电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品堆肥,用于园艺栽种上的成效。团队早前公布研究成果,发现适当应用堆肥有助改善土壤酸碱值、透气度和持水能力等,有关成果于愉景湾试行后,亦发现可令部分本地植物长得更茂盛及翠绿。

相关研究探索了厨余再生的可行度和应用性,有助于政府部门、园艺公司、物管公司和公众等应对弃置厨余的问题。笔者希望政府再加大减废力度,并与大专院校强化合作,将科研成果付诸实践。

教达人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