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识满天下|陈绮芬积极推动促导以回馈社会

成立于二○一四年的国际促导员协会香港分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Facilitators Hong Kong),一直致力在香港推广促导(Facilitation),其主席陈绮芬女士说:「我们的宗旨,就是希望『通过有意义的对话,建立更美好的香港』,借此回馈社会。」她指出,该会汇集来自各行各业和不同阶层人士,以巩固本地促导能力和累积社会资本为己任,期望为香港带来积极且正面的改变。

陈绮芬认为,要成功推动促导,就必须以共融多元(Diversity & Inclusion)为基础,因此该会的推广对象十分多元化,她说:「我们致力让来自不同范畴的人士认识促导,透过举办不同活动,积极接触不同界别、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年龄层的人士,让他们亲身体验促导的过程及成效。」

陈绮芬举例,他们为了把「促导」这个概念打入年轻人社群,自二○一五年起与香港中文大学逸夫书院合作,在学生发展计划引入促导的方法,开展「启动逸夫」项目。她解释,该项目透过订立四大方向,包括「系统」(System)、「以人为本」(Humane)、「互相欣赏」(Appreciation)及「我们大过我的概念」(We>I),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在书院社区培养多元及共融文化,且在主要管理和学生事务上调整出一致的目标、原则和流程。「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合作,逸夫书院还透过此项目获得国际促导员协会颁发最高荣誉的二○一九年Facilitation Impact Award白金奖,成为香港首家获此奖项的机构,亦印证了我们合作的成效。」她说。

陈绮芬补充,除了「共融多元」以外,国际促导员协会香港分会的信念还包括「以人为本」、「有火」、「赞赏」和「参与」。

经过多年努力,国际促导员协会香港分会的成员数目与日俱增,活跃会员数目至今接近四十人,当中不乏已成功取得专业认证资格的促导员。展望未来,陈绮芬希望该会可以在外展方面多下工夫,让更多人认识促导的概念,并体验促导的过程,以及享受促导所带来的裨益。

此外,陈绮芬亦希望开拓董事会成员及分会会员的国际视野,因此她和团队积极参与国际促导员协会所举办的活动,即使因为新冠疫情的原故而无法出席实体会议,他们都会以视像会议形式参与其中,与其他来自六十多个国家的分会会员进行交流,互相讨论和学习,把其他分会的优秀典范(best practice)引入香港分会。
  陈绮芬表示,她十分感激董事会成员为国际促导员协会香港分会的无私付出,她说:「虽然大家都是没有收取报酬的义工,但仍愿意为会务多行一步,不仅为了筹备促导活动而投入大量时间、精神和资源,还放下自己的日常工作前来帮忙,甚至放弃一些生意机会,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实在使我非常感动。」

除了董事会成员的付出,一些促导活动参加者的回馈同样令陈绮芬深受感动,认为自己及团队所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她忆述,曾经有参加者在活动后答谢他们,表示很难得有机会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和真正的想法表达出来,他感激国际促导员协会香港分会建立了一个让各持份者可以有效地参与的平台,设计出细心的流程,让各参与者有机会进行建设性的对话,并且将学习和行动带回工作和生活当中。

最后,陈绮芬寄语年轻人,宜培养勇于尝试的精神及学习促导,她说:「我其实很欣赏现在香港年轻人那一种勇于创新的精神。我希望年轻人应继续尝试多一些不同的东西,因为只有透过不断尝试、不断实验、不断反省,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和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我希望有更多年轻人有机会学习促导,让他们在将来能够更懂得让身边的人参与讨论和决策,创造一个更有效和互相尊重的社会。」她亦勉励年轻人不要害怕失败,要敢于从失败中学习,然后透过各种历练提升并索造自己。
撰文:林碧仪
本栏由中大EMBA课程专访成功机构,冀读者能从中借鉴其成功理念及心得。
统筹:香港中文大学EMBA课程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