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表表姐|先处理情绪

  节日假期,旧同学难得相聚。经历疫情隔离两年多,友侪的孩子们都像一夜长大了。上一次见面仍是可以搓圆弄扁的小孩,今次见面已经是小学鸡仔,还穿起全套剑击装备,走在幼稚园K2弟弟前面,醒目非常。
  一行人往酒家晚饭,孩子们由父亲一领二。母亲晚饭自己有安排,难得可远离孩子呼叫四小时,临离家前妈妈不禁牵起嘴角,对孩子笑说:「希望你爸爸不会太狼狈,嘻!」同行学友都给予支持,至少于路上分担凑仔之责。
  到酒家,孩子进食过程理想,大人协助放到碗内的食物都一一吃下去。众人以为大步槛过,岂料知子莫若父,但见小儿子开始安静,一边咀嚼,一边咪眼,爸爸跟大伙预言,小儿子要进睡了。话未说完,已经大声呼喊小儿子的名字,又半恐吓半责骂地反复叫着「你不要合上眼睛,否则以后不带你出街」。
  其中友人见状不对谱,眼下情境如何能叫一个K2孩子单靠意志力抵抗身体本能?于是向爸爸抗议,争取孩子小睡片刻。爸爸义正辞严辩解若孩子那个时候睡,晚上将是另一个人间地狱。父亲向已入睡的孩子再咆哮几回,紧闭的双眼跳动了一下,就再没反应了。孩子还是睡了。
  旁观者清,爸爸向来是理性朋友,教孩子都不会追主流、不莽撞。可是到自己一打二的情况,又想孩子吃饱,又顾着他们的「正常时间表」,又怕孩子母亲不知如何评价,太多变数,脑袋一时走歪了,情绪来得快,来得凶猛。他那些无意识的咆哮应该连他自己也不自觉。其实孩子不就是睡了十五分钟,自然醒来异常精灵,再多吃两碗乌冬!爸爸又何必大呼小叫?
汤圆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