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容由家开始——储蓄安全感

  身边男友人,都是家中经济支柱,收入占家庭总入主要部份。谈到理财方法,他们都不太清楚,因财务事宜全由太太负责。起初我对他们的讲法有所怀疑,直至最近留意到香港存款保障委员会(存保会)发布,发现真的如此。根据「香港人储蓄『安全感』指标调查」,有三分二受访者表示,丈夫储蓄比例占超过一半,约四分之一人更表示,丈夫储蓄占超过七成。但接近四成人指家庭储蓄主要由妻子管理,由丈夫管理或双方一起管理的比例则各占超过两成。由此可见,太太储蓄比例较少,却掌管财政大权。
  婚姻状况影响储蓄习惯。调查发现,接近八成受访已婚人士有储蓄习惯,较整体数字高一成六,而每人每月平均储蓄约八千六百元,较整体市民高出约三成。他们认为拥有约 六十七万港元的储蓄才能获得足够「安全感」,较整体数字高出约三成七。经济环境也会影响储蓄习惯。今年有六成二受访者表示有储蓄习惯,较去年下调百分之五;他们平均储蓄金额是六千六百港元,较去年减少百分之六;当中只有五份一有定立储蓄目标,较去年大跌一成八。无可否认,疫情持续及经济不明朗,削弱了香港人的储蓄能力,较难订立稳定的储蓄目标,但储蓄仍然为大家带来「安全感」。
谈到安全感,香港的存款保障计划,每名存款人于每家银行最高有五十万港元保障额。一旦有银行倒闭,计划为受影响存户的合资格存款作补偿。当然,银行倒闭于香港并不常见。
www.facebook.com/smilecheung2020
张笑容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