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容由家开始——做好退休保障

  人人都想安享晚年。然而,据香港退休计划协会、明爱专上学院及香港大学秀圃老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有接近九成中等收入的中年人表示不知道何时退休,甚至打算做到不能工作为止,原因是担忧经济状况而不敢退休;亦有超过五成人表示退休准备不足,最担心是经济及身体状况变差。
  去年港人工资中位数,男性为两万元,女性为一万七千五百元。以现时政府提供的保障 (包括生果金、长生津,强积金及长者医疗券、长者生活津贴)合计,仅能替代长者退休后约四成收入;就算再加收入百分之五的强积金自愿性供款,替代率仍只有六成,较国际平均的七成为低。明爱专上学院黄于唱教授指出,中上收入者在退休后剩下四至六成开支,只能够维持中下水平生活,令生活质素下降。
  活在香港,低收入者有公屋及福利,高收入者亦有投资及储蓄作退休准备,反而中等收入者属夹心阶层,保障不多。退休计划协会行委会主席何淑明呼吁政府推出更多税务优惠,或推出更多有回报的产品,吸引中等收入人士参加自愿性供款,有助提高退休收入替代率。她又建议放宽长生津的资产要求,及降低生果金年龄至六十五岁,让更多长者受惠;甚至效法外国不设退休年龄,让长者减少退休的压力。
  若非形势所逼,有谁不想晚年享受人生呢?在我看来,不设退休年龄,变相鼓励长者「做到死」,绝非社会健康现象。相对来说,若能把长生津和生果金年龄降至六十五岁,与退休年龄无缝衔接,实属好事。当然更全面做法是运用税务优惠或推出吸引回报的产品,鼓励大众及早为退休储蓄,自制长粮,助人自助。
www.facebook.com/smilecheung2020
张笑容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