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识满天下——「跑去你屋企」卢伟民以跑步凝聚大意义

  非牟利慈善机构及社会企业「跑去你屋企」成立于二○一一年,它的诞生可说是一个无心插柳的故事。「跑去你屋企」主席兼共同创办人卢伟民忆述,当年他在香港中文大学修读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时,认识了数位志同道合的同学,更与其中几位同学林慧勤、张程华、张任华一起组队参加「毅行者」活动,自此爱上跑步,后来他们更共同创办「跑去你屋企」,希望能够透过跑步为社福机构筹款,把自己的兴趣和回馈社会结合起来。
  「跑去你屋企」最初只是一个以跑步去连系社区的公益筹款平台,后来陆续加入各项创新元素,组织多元化的社区关怀行动,并鼓励不同年龄层的义工参与,最近更发展社会企业部份,希望透过不同方式把「个别小事情,凝聚大意义」的价值观传遍社区。卢伟民说:「我们可以为不同的信念而跑,也许是为跑步而跑,也许为筹款而跑;有时为别人而跑,有时则为自己而跑。然而,我们始终坚信,每个人的小事情,都能凝聚大意义。」
  卢伟民认为,「跑去你屋企」能够持续发展并迈向成功,主要因素包括创意、变阵,以及坚持。「跑去你屋企」由最简单的模式起步,透过跑步去筹募善款,但凭着各共同创办人的创意,后来发展出多项不同的义工活动,例如跑步到独居长者的家居进行探访、举办「跑去环岛手拖手」活动等。卢伟民表示,他在举办「跑去环岛手拖手」时,邀请了许多来自商界的高级管理层参与,并安排他们和视障人士组成二人为一组的队伍,在接受专业培训后,透过接力形式环绕香港岛,一起完成五十公里的赛程,为香港失明人协进会筹募经费,并向大众推广伤健共融的讯息。
  卢伟民曾经在参加「跑去环岛手拖手」时成为视障跑手的领跑员,他对此有深刻的体会,他说:「领跑员在训练时需要先被蒙着双眼,感受一下失明人士的状况,当时我感到十分徬徨,甚至不敢向前跑;相反,失明人士每天都看不到东西,却对领跑员充满信任,勇敢地踏出其步伐。这令我深深觉得自己需要跟视障人士学习,拿出勇气、决心和信任,向着设定的目标进发,千万不要轻言放弃。」他更进一步指出,「跑去环岛手拖手」亦反映了「跑去你屋企」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就是成为商界及社福界的桥梁,把两者连系一起,「许多时候,商界希望能够肩负起企业社会责任,造福社群;而社福界亦希望有需要人士能够到适切的帮助。可是,双方往往均未能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我们就扮演中介的角色,把他们连接起来,达致双赢。」他说。
  那么,何谓「变阵」?卢伟民举例,「跑去你屋企」近年推出了社企项目「跑动Teen赋」,透过由专业教练带领的跑步训练计划,提升青少年的自我形象,并增强他们的自信,以及引领他们连结社会。然而,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计划的定期实体训练未能如常举行,「跑去你屋企」的团队就立即变阵,把训练改为网上形式进行,教练透过视像功能指导学员,让他们即使在家也能持续锻炼。
  卢伟民坦言,他在经营「跑去你屋企」的不同阶段,都曾经有过放弃的念头,但一些经历却令他打消了这个念头。在一次带领亲子义工探访独居长者后,一名年约八、九岁的女孩子说探访令她体会到「幸福并非必然」,凡事要好好珍惜和感恩,然后更向同行的爸爸说了一声「我爱你」,这令卢伟民明白到所付出的努力能够造就建立别人,从而激发更多人了解社会基层需要,一齐服务社会,这更成为他继续营运「跑去你屋企」的动力,使他决心坚持下去,把「个别小事情,凝聚大意义」的精神发扬光大。
  本栏由中大EMBA课程专访成功机构,冀读者能从中借鉴其成功理念及心得。
统筹︰陈志辉教授及中大EMBA 课程
撰文︰林碧仪
陈志辉教授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