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未有大变局下的老字号结业潮

        近期接连有香港餐饮老字号结业,令许多港人不胜唏嘘!各行各业的结业潮这几年此起彼落,市民开始习以为常,但每当听到又一家倒下时,总觉得不是味儿,好像陪伴身边的老朋友突然离开一样,特别是那些属于集体回忆的熟悉名字。这些就在身边的老店虽然我们不一定经常帮衬,甚至不到结业前的一刻也不轻易去凑热闹,但也难免若有所失。

        在许多人以为香港熬过了黑暴和疫情后会很快恢复过来,岂料许多商家店面熬得过初一,竟然熬不过十五,近期结业的甚至连与市民告别的机会都没有,反而是一波波突然失业的工友在求助。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像巨浪般冲击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香港的老字号当然也不能幸免。过去几十年的各种危机都没有把它们推倒,为什么这几年就是过不去?这正正显示一些深刻的变化在进行,世界大变局已经降临每一个经济民生环节,并非只是那些好像与民众距离较远的地缘政治。

       洞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确实需要大智慧,因为当中牵涉全球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科技、思维等多方面的深刻变化,从量变到质变,正在形成新格局,反映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面对许多大变局中的不确定性和结构重整,单用传统智慧来分析研究当前的一切已经不足够,必须从精神与物质、宏观到微观、外在与内在、国际到本地各个层次去检视背后的理由和逻辑,人工智能时代紧随著互联网时代,事物正朝著几何级数演变。单从餐饮结业潮已经反映整个社会在消费行为及生活习惯都出现结构性变化。新老交替以令人喘不过气的速度进行,人们已经没有充足时间去接受并应对新局面。从门店消费到网上消费、从产品主导到讲究体验、从重视耐用到短暂潮流等等,变与不变已不单是营收数字上的差距,而是关乎生死存亡。

       “识变、应变、求变” 的态度及能力不单只是对特区政府的要求,在大变局中也是对每一个人、每一个行业、每一个范畴的要求,否则只能淹没在大时代的洪流中。还是坚持所谓“现行机制”和“行之有效”的,也避免不了接受大变局的洗礼。越是因为从前的辉煌而背负许多包袱的,就越容易跟不上变化,过度不了新环境,这就是“创业难,守业更难”的原因。反而能轻身上路或卸下包袱的,更容易驾驭变化,现在还能坚持的老字号必须在剩余不多的时间里面求变,懂得坚持必须坚持的传统,也要果断地掉弃一些包袱。话虽如此,如何拿捏对传统的执著和拥抱创新确实是艰难而重要的判断,考验著大家的智慧,这也是能否再创辉煌的关键。

        老店的结业潮迎来大批失业的工友,特别是那些已经为雇主服务多年的,他们的无奈和彷徨既可想见,谦卑的诉求也令人动容。雇主与雇员的关系在大变局下,也必须有新思维。如何在保障工友权益的同时也有利于经营者应变,是个劳顾双方不能回避的课题,双方不能受制于传统的对立而不去发掘新的合作框架,建立新型劳资关系。任何以往不可能的事情,现在因为新科技及人才新结构而变得可能和可塑,社会各界必须认真思考,不能采取顽固僵化的态度,否则只会是零和博弈,应对不了大变局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笔者在发稿当天,正好吃过伴随童年回忆的一家老牌云吞面,但也不能不担心什么时候又再见不到和吃不上!还是呼吁大家好好珍惜,一有机会就光顾身边的那些老字号,不要等待到他们消失的那一刻呀!

黄炳逢

香港内地经贸协会会长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