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杰 - 肢体语言 | 油尖多士

  美俄两国领袖在美国阿拉斯加会面,现场为两人分别铺设红地毯,普京下机之后向特朗普走去,特朗普与之握手。

  现场收不到他们的声音,但由各自的肢体动作,也可管窥一些细节。分析肢体语言是一门专科,嘴巴会说谎,但肢体动作更接近本能反应,有机会透露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在犯罪调查或情报领域很有用,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便设有专门的肢体语言学。

  有些肢体语言比较浅显,容易分辨,譬如假笑—笑起来嘴部周围的肌肉僵硬,前额并不会随之作动,笑声通常干瘪。观察眼神则比较困难,有些人抗拒眼神交流,有些病态说谎的人更会故意盯着人看。根据FBI专家,可以通过眨眼的频率来判断其人是否言不由衷:一般正常的频率是每分钟8次,但在压力或心虚的情况下,眨眼频率会变快。

  看现场镜头,普京走路的姿势有些特别,左手摆动的幅度明显大于右手。专家认为,这是一种枪手的姿势,因为右手随时要待命,通常紧贴在身侧。特朗普是主动伸手的一方,手心向上,是显示坦诚的姿态。

  众所周知,特朗普握手的习惯是将对方拉向自己,以显示主动权和实力,譬如对待马克龙,但这次对普京明显有所收敛。

  两人走到台阶前,空中恰掠过五架排成雁字的军机。普京仰头看时,眉头微微一皱,流露出一丝犹豫,特朗普也驻足观望,随之自行轻轻拍手,像在缓解那一瞬间的尴尬,然后刻意凑近普京,右手轻拍普京的肩头,则明显是示好。

  政客的一举一动,尤其在外交场合,对手会用显微镜的角度来研究,因此若表现木讷,未尝不是一种战术。

前新闻工作者
多媒体社会评论人
陶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