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儿 - 精神病患趋普遍 统筹资源早介入 | 社论

  快乐取决于观看事物的角度,但生活难免有高低起伏,需要旁人扶持走出困境。据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的统计,去年本港每千人就有15.1人自戕身亡,创2003年后新高。60至69岁群组占比最多,但30至49岁的男性自杀率亦显著上升。每个个案轻生念头不一,惟精神健康出现危机甚或崩溃是大多悲剧的共通点,而相关的社会支援服务却十分短缺和分散。

  受精神困扰的城市人日渐增多,是不容忽视的现象。过去数年专科门诊平均接收48700宗新症,惟医管局的精神科人手大致持平,每千名病人只有1.3名医生,使至病人轮候时间可长达44周,即使病人愿意接受外界援助,亦难以适时得到治疗,值得政府关注和投放更多资源。

  有业内人士倡议,港府可以仿效澳洲成立「精神健康公署」,协助统筹各界资源,做好治疗和预防工作。成立统筹机构,不但可针对纾缓季节性的自杀现象,如临近考试和开学初期,减少精神病人无援而轻生的悲剧,长远也要将「精神疫苗」的概念普及化,教育市民从运动、睡眠、社交等方面维护精神健康。如世衞预测,精神疾病势将在2030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疾病负担。本港对精神病的支援稀少,却是生活压力最大的城市之一,港府实有必要尽快在长远规划和资源调配等提出对策,改善社会的精神健康风气。

辛正儿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