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楼松按 非预示住宅减辣
新冠肺炎疫情如海啸级巨浪袭向各行各业,唯独银行与楼市受打击相对较轻,远远不如十六年前的沙士。虽然如此,金管局昨日突然宣布,放宽非住宅物业的按揭成数,由四成提高至五成。这个动作即时令市场关心,当局是否有意放松辣招。
中小楼刚需撑价
本地物业市场今次承受巨浪冲击,表现比沙士时强健得多,与过去政府和金管局不断以辣招对应楼市上升有直接关系。有大银行家直言,香港楼按尺度之紧堪称世界之最,除了承造比例按楼价计算,还要看供楼能力,首置以外的物业又要征税,置业人士上车难,但能够上车的抗逆能力都有保证,所以虽然本地经济衰退足足一年,失业率飙上百分之六以上水平,断供的物业数量仍然有限。
除了政策因素,本地住宅供应不足,楼市存在刚需,以及银行没有像沙士时一度追收负资产业主差价等因素,都有助楼市维稳,所以整体来说,中小型住宅二手楼的跌幅不算大,以中原指数计回落大约是八个百分点左右,新盘开售若非因为疫情反弹受阻,推出后仍然有价有市。在这情况下,金管局放宽非住宅按揭,又有甚么动机呢?
根据金管局说法,这是考虑到虽然住宅楼价平稳,但工厦、写字楼、商铺等物业受经济影响明显,价格调整得多,所以认为是时候放宽政策,但放宽对用物业抵押融资就不适用,反映松手的尺度仍然审慎。
商厦挫抵销宽限
金管局宣布增加了非住宅物业的按揭成数,但有了解政策的官员就提醒外界不要只听好消息,因为今年以来,由于百业不景,商用楼宇无论租售价都下跌。如果以新价去计,旧有只能按四成的物业,计出的借款额可能跌到只有两成,借了钱的业主不无被逼仓的忧虑,松按目的是稍稍为这些业主减减压。
非商业楼宇如厂厦、商铺现时下调的幅度远高于住宅,若然有力守下去,业主未必会卖楼。然而,如果被逼卖楼的业主还要承担各种辣招数,能够套回的资金就买少见少,有点苦无出路的困局。放宽一下成数,让有能力的中小企有机会可以进场,容易一点购置自用物业,间接也可以让想离场的卖家容易找到承接。
官员说,非商业物业炒风本来不算强,现在就算放宽成数,银行对买家背景审查仍然严格,不代表可以随便入市炒卖。
助自用商户上车
在政府不同的楼市逆周期措施中,各种附加税作用最辣。控制按揭成数主要是减低银行的风险,但此举也有副作用,就是令到用家上车有困难,所以今次松按主要是见商用楼跌得多,调整一下政策令用家容易一点上车。以住宅楼市供应不足,刚需仍存的行情,现今在政府内部还未见到有减辣的意见出现。
齐秀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