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时间逼 岂能一味反

  一场新冠肺炎,令全球政经形势大兜乱,单从美国印钞,搞到金价由一千三百美元盎司价,升到昨日打破二千美元心理大关就知。在本港,疫情在七月翻爆,同时引发连串效应,包括选举押后一年,以至饮食零售业再受大震荡。在这样急剧的转变中,负责衞生的官员被批评应变太慢,同样,与政府天天对着干的政党议员,同时无法适应急速转变的环境。

  大律师公会回响少

  过去两个星期,特区政府有不少非常举措,重中之重是破天荒押后选举。在七月之前,相信谁都不敢相信当局会有这个做法,然而,当措施宣布之后,社会出奇地平静。从民调显示,支持叫停的人占了大多数。社会出现这个反应,皆因市民无论颜色,都心知这个时候强推选举是把命仔「较飞」。

  病毒不择场合传播,不过反对派总会质疑,近年由专业团体变成泛政治化的大律师公会,就出来批评做法有问题。大律师公会开腔,曾几何时被当作重炮轰击,这次却是水波不兴,没有甚么回响。为甚么出现这个现象?答案很简单,当市民连去街市买鱼都要担心,大律师公会说有法律隐忧,OK,请问有甚么其他方法呢?是否是继续选举?如果没有其他实际方法,大家自然连探究这些质疑的兴趣都欠奉。

  选举有大大小小的活动,肯定会播毒,这点大家心知肚明。有政界说,若然反对派真的不赞成,就请快快手去申请司法覆核,看看法官如何判决?市民如何反应?叫停选举有现实需要,这些人意见多多,又惹来外国趁机狙击香港,究竟是不是好事呢?

  问穷人何不食肉糜

  同样情况也反映在内地防疫人员来港支援。本地检疫能力不足,市民有眼皆见。从香港染疫人士的背景去看,很多工作都有风险,譬如清洁工、司机。这些人应该有普查式的测试,然而,本地每日只能做一万个检测,而且经常「甩辘」,质疑向中央求援的专业人士不是天天要收垃圾面对大量掉弃口罩的清洁,他们的「专业坚持」是不是有点见人无饭食,问人何不食肉糜呢?

  有人曾经接触过例子,现时政府检测若然无事不会通知,有市民提交样本后多日接不到通知以为无事,差不多一个星期后才获通知中招,当时已经在亲友间播毒,这就是香港测试能力不足的现实。

  在染疫人士增加下,医疗系统压力饱和,很多染疫人士要家居隔离,有人无法住院。现时染疫死亡率增加,这是因为中招人士长者比例高,但同时有没有因为医疗负荷紧张的因素呢?

  互拉后腿死得人多

  如何应对疫情,有些合理的关注以至怀疑是必须的。然而,过去很多站在专唱反调的人都是用抽空的原则做些缺乏实际建设性的批评,非建制派议员会用会议规则拉布拖垮政策。然而,当大家见到美国联邦和州政府互拉后腿,染疫人数天天几万人后,就明白抗疫有时间的紧逼性,而且关乎人命财产。当天天有市民中招,饮食零售陷入冰天雪地、冲击向其他经济环节扩散,凡事反对派再出这些旧招,显然就太跟不上形势了。

齐秀峰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