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点评】要么不做 要么做绝
最近中美关系发生急剧变化,几件事情值得关注。
一、美国关闭中国驻美领馆只是开始。美国以保护国家安全和个人私隐为由,单方面宣布要求中国关闭休斯敦的总领馆,并要在三天内撤走,领馆人员要马上返回中国,此举实质上与驱逐外交人员无异。美国总统特朗普声言会再要求中国关闭更多驻美领馆。而中国外交部今日宣布决定撤销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运行许可,要求停止一切业务和活动。
美国关闭中国领馆,会构成不便,除了侮辱中国之外,挫伤性不大。不过,要小心这只是美国反华风暴的开始。迈向十一月的总统选举,美国挑动中国的行动,陆续有来。
二、蓬佩奥发表新冷战宣言。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加州前总统尼克逊纪念博物馆发表演说,呼吁世界各国与中国人民「改变中国共产党的行为」。又发起「全球建立民主联盟,以改变中国共产党对自由带来的威胁」。蓬佩奥这种直接发动中国人民针对中国政府的言论,赤裸裸地干涉中国内政。而呼吁各国围堵中国,更有包围推翻中共的意图,是美国对中国的「新冷战宣言」。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狠批蓬佩奥的讲话,是对华搞「新十字军东征」。
三、蓬佩奥接见罗冠聪。蓬佩奥先在伦敦接见流亡英国的前香港众志常委罗冠聪,罗冠聪其后在facebook贴出他会见蓬佩奥时的照片,还讲述他如何要求国际社会能够对华采取强硬立场回应。在《港区国安法》订立之后,美国政客继续高调接见逃离香港的异见份子,充份显示想干涉香港事务的意图。
总的来说,美国一连串挑衅中国的行动,是想挑起与中国的对抗,为特朗普十一月总统大选连选连任铺路。目前不是怕中美之间擦枪走火,而是特朗普的目的就是想擦枪走火。
中国面对的,已不但是十一月的美国选举前的挑衅行为,而是要预备美国已根本地改变了对华政策,由过去中美两国的紧密伙伴关系,变成一种公然对抗的关系。中国不应该再假设过了十一月的美国大选,无论谁入主白宫,也可以很轻松地让中美关系回复原状。反而,更合理的假设是中美关系已经起了本质改变。中美冷战已经出现,甚至是有热战的可能。
中国的动向值得关注。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周二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提到中国要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充份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这种看似对企业家提出的要求,实是展现了中国未来的策略,就是中国要为未来与西方世界全面决裂做好两手准备。万一以美国甚至部份欧洲国家要终止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中国要撑得住,走出自己的道路。
在过去的环球贸易布局之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原材料到消费品,很多要从国际进口,像晶片和精密机器这些对经济发展等关键产品,仍要仰赖外国。而习主席说要努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令人相信中国要预备万一与国际贸易关系出现严重倒退的时候,中国要利用本身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尽量购买内部产品,以构成良性循环,也要加快发展创新科技,和研究制造精密机器,在那些关键环节上攻坚,逐渐形成不需要依赖外国的经济体制。
在中美严重决裂的前提下,相信中央对香港的思维也会有所变化,香港更不能成为美国进攻中国的棋子,不能成为中国的一个软肋。订立《港区国安法》只是第一步,香港反对派继续邀请美国干预香港,实际是走上一条与中国全面对抗的死路,只会激发中央对香港作出更严厉的反应。闻说中央领导人对香港问题有一个批示: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美国这么搞、激进反对派这样玩,其实是逼中央在很多香港问题上,做得更绝。反对派想搞所谓「35+」颠覆部署,阿爷会下狠手,根本不会让它发生。
卢永雄
原文刊于《巴士的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