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显 - 理想公私营房屋比例 | 政政经经

理想的房屋政策应该是怎样?或者说,公私营房屋比例,最优状况应是如何?

  其中一派,很多人认为,应是公屋主导。最好是有如新加坡,8成住宅是公营,即居屋和公屋,只有2成是私人住宅。

  这做法有一个好处,就是私楼可以长期升,最穷的市民也可有瓦遮头。

  不过,也有明显的坏处,就是会造成严重的贫富悬殊、社会分化,造成有私楼和无私楼的重大鸿沟,接近难以跨越。

楼价已扭曲无法「复常」

  再者,非但公屋会滥用,用上大量人力物力去监察,地下经济工作者,如黑社会也占了大便宜,而且也有大量年轻人为符合申请资格,怠工不工作,这些都是社会的损耗。

  不过,现在的情况是更坏。由于没有造地,也没有起楼,所以公屋不足,居屋也不足,不但有社会损耗,而且市民也没屋住,是兼有两者的短处。

  所以就我本人而言,最优应是私楼的价格是正常水平,与市民的购买力相符。然而,由于楼价已被扭曲了20年,如果要「回复正常」,得跌掉一半,这是社会不能承受之重,也是难以实行的。

周显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