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君 - 《水饺皇后》让我们反思 | 中环High Tea

  看电影《水饺皇后》唤起了不少儿时生活的回忆,重拾不少香港旧日的情怀,是一个动人的奋斗故事。由真人真事改编的《水饺皇后》讲述的是来自内地的臧健和在70年代带着两个女儿来港拼搏求生的经历。大家可能不熟悉臧健和,但她一手打造的「湾仔码头水饺」品牌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品牌旗下生产的多样化水饺,很多人都吃过。

  人称臧姑娘的臧健和来自青岛,但她艰苦奋斗的故事发生在70年代、80年代的香港,绝对算得上是一个香港故事。制片人把她的故事搬上大银幕,在香港和内地同期在「五一」假期上映。然而,在票房排位上,《水饺皇后》在内地遥遥领先,在香港至昨日排名第4位。

  根据内地的票房数据,《水饺皇后》的票房截至5月5日晚以接近2亿元人民币的档期票房成为「五一档」(5月1日至5月5日)的票房冠军,不过影片在香港「五一档」的累计票房只为213万港元,票房排名在第4位。

  上述票房数字反映了香港人和内地人看电影的偏好。温情、励志的电影在今天的香港市场上号召力不算太高,因此纵使「湾仔码头水饺」本身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愿意买票入场看看她真实人生历程的戏迷也不多。

  《水饺皇后》在香港不能夺冠,不像《九龙城寨之围城》和《破.地狱》般热卖,是因为影片予人印象太过温情,太文艺,难以引起热爱感官刺激、诡异桥段的香港戏迷的注意?若如是的话,实在太可惜。

  《水饺皇后》感人之处是香港旧日人与人之间守望相助,并那一代人为生活挣扎拼搏,坚持到底去完成目标的精神。没有如臧姑娘那一代人这种精神,便成就不了香港在80年代、90年代经济起飞的成功故事。今天的香港,无论社会和经济发展都有停滞不前的危机,上一代人的精神面貌和价值似乎是渐渐失传,是关键的原因之一。

  走在今天香港不同的社会角落,大家有否感觉到人情味少了,办事的人空话讲多了,坚持到底把目标完成的这种精神也渐渐涣散了?很多人对前景不存厚望,因为生活艰难,无以为继。有这种想法的人,最应该去看《水饺皇后》。上一代的人,生活难道不比我们更艰辛?臧姑娘的故事说明咬紧牙关,全力拼搏,机会不会从我们身边擦身而过。

  每一个世代都有其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不同的挑战。要迎难而上,便要有拼劲和决心。内地有很多人受《水饺皇后》感动,是否反映了电影说出了他们的心声?香港没有太多人有共鸣,是否说明了我们的社会失去了应有的向上求进的动力?看看《水饺皇后》这出电影,会为我们带来反思的机会!

黄丽君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