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君 - 破旧立新保住香港「本钱」 | 中环High Tea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公布下年度《财政预算案》前两周,中央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南下,与香港财金系统的司局长「深入交流」4小时,主旨要求特区政府「勇于改革、不断创新」,并且要「敢于破局」。

  夏宝龙的最新指示,政界有很多解读。特区政府的官员又如何接招,不会收错讯息,又懂得打开破旧立新的管治新局面?

  在昨天传媒众多的报道和分析中,触及的内容离不开中央对大湾区融合及河套区发展的进度不满,特区政府有必要在推进这些项目时,要打破框框、拆墙松绑。

  上述这些解读,表面上会令人觉得中央只在乎香港发展如何可以与内地融合,作为拼经济的一个要点。然而,香港要真正拼经济,要做的工作,不但要在河套发展和大湾区一体化上,采取更主动进取的策略,更加要在大湾区共融合作和联通发展的基础上,为特区在国际上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商贸中心和科技枢纽上,创造更佳的条件,以确保香港未来的发展优势有增无减。

  大湾区9个城市和2个特区,各有特色。香港的「本钱」是独特的国际化角色,香港今天的责任不但要保持着过去确立了的国际地位,更加要借着背靠祖国及「一国两制」赋予香港的优势,把我们的国际化角色有更大的发挥。就此,香港在联通国际上的工作要做得更深更阔。

  特区官员的眼光是要打通国际人脉、国际经络,把更多国际投资者带来香港。香港和大湾区的融合及河套区的发展,如果是一个能够吸引外资来港开拓市场、国际优质企业来港上市的亮点,对香港未来经济发展来说,就是一股可提升香港国际地位的力量。

  香港走过几十年繁荣稳定的日子,当中不乏挑战,但我们都安然渡过。今天我们面对的挑战,因地缘政治的冲击,充满变数。中央要求特区政府必须要敢于破局,是见到墨守成规、守株待兔只会令香港落后于形势。特区官员要迎难而上,除了努力之外,更加要有破旧立新的思维去发展经济,否则我们今日拥有的国际城市地位,不难由其他更进取的城市取代。

黄丽君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