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儿 - 市民旅客喜新意消费 搞墟市经济大有可为 | 社论

  农历新年将至,由于政府近年对无牌熟食小贩的秉公执法,旧日旺角和深水埗等新年夜市已见绝迹,就连有些屋邨亦防患于未然,架起「围栏阵」阻止小贩设档摆卖。诚然,无牌小贩活动不但阻街又滋扰途人,也会影响环境衞生,当局的执法行动,出于保障市民健康和安全,故获市民接受。

  然而大时大节良朋知己共聚,逛夜市分享美食绝不少得,无牌小贩虽然违法,但也吸引不少市民光顾,可见需求存在,如要解禁,必须有限度,也要有规有矩,才可平衡卫生安全和市民所需两个目标。如同现时不少商场会设有期间限定店,以较低廉和弹性租务安排,向创业人士提供销售渠道,让年轻人展现创意,经营小手艺。只要将无牌小贩导入正规场地,加以适当规管,或可以另觅方式,延续新春期间社区的消费特色。

  若筹办短期墟市吸客,定期举办是必要条件,就像当下的年宵市场一样。恒常化的时间不一定代表频密举办,而是可以在每月预定日子,例如日本京都有跳蚤和地道手作市集会特定在每月的1个日子举行,让游人和商贩提早准备和安排行程。昔日无牌小贩在年宵过后,也如雨后春笋般活动,证明墟市有其节庆需要,只要稍微调整主办方式,自然能搞活经济,既满足市民和旅客喜新意消费,也对推动社区和整体经济有好处。

辛正儿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