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儿 - 以大数据阻黑心商贩 更妥善管理过期食物 | 社论
近日传媒报道天光墟有无良商贩疑售来历不明或过期食物,引起当局连日在各区展开突击行动,合共拘控多人。然而天光墟「问题食物」转售非朝夕之事,即使罚则最高可处罚款5万元及监禁6个月,仍难阻止黑心商贩以身犯险。要杜绝同类事件再次发生,难靠食环署日夜监察,更关键是从源头处理做起。
鉴于无良商贩常到寿司店和面包店等地方捡拾弃置厨余,商店除了加强管理,还要设特别程序处理丢弃的食物,可以利用科技,以大数据分析过去销售数据,准确地了解客户偏好和需求。这一来可避免过量生产,造成浪费,二来减少捡拾情况。而且,大数据具实时功能,商店可就即时销售情况作出调整,同样有效减少多产而引致的浪费。
食物过剩,有时难以避免,但商店亦可将临近到期而仍可食用的,捐赠至社区组织或基层饭堂,联手照顾弱势社群的基本需要。不过食物回收再用,除了有物流和成本的考量,更关键是如何保障食用安全,须厘定一旦出事责任谁属,这仍需当局寻找各方接受的解决方法。但看本港每日固体废物有3成为厨余,重达3330公吨,若然当局妥善规划和协调各界回收当中仍可食用的,相信能达致环保、关怀社会和杜绝黑心商贩3项目标。
辛正儿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