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儿 - 列出单位价格 揭开缩水通胀 | 社论
百物腾贵,加价,生活总是避不开。消委会调查过去3年半在超市发售的零食、猫粮、按摩膏等60款食品或日用品,它们的容量或重量有变的同时,价格亦调整,结果发现逾9成样本减少份量,减重最高的一款「家乐氏」玉米片,竟轻了3成,在售价不变下,等同变相加价。由于相关货品包装改动不大,消费者不易察觉「馅料少了」。
上述销售现象,在经济学中被称为缩水式通货膨胀(shrinkflation),也称为杂货通货紧缩或包装缩小,泛指物品尺寸缩小或数量减少,甚至有时重新配制或降低质量,而价格保持不变,原因是供应商因应生产成本上涨,须转嫁成本以维持盈利能力,但又不想明目张胆加价,故选择通过缩减规模来间接提价。
外国议论缩水通胀,有意见倡议生产商有义务通知消费者,但说易行难。在本港,大部分食品和日用品是进口,难以依靠法例管制生产商,但不代表消费者不应有知情权。消委会倡议制订「单位价格」,同时显示物品的总售价和单价,方便「格价」,值得支持,但要改变,并非一时三刻做到,故此,市民要做个精明消费者,购物时,要懂得计算货品的「单位价格」。
辛正儿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