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雄 - 美国大玩药检政治 | 巴士的点评

  7月31日,巴黎奥运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国选手潘展乐游出46秒40的佳绩,打破他自己所创世界纪录的同时,亦为中国游泳队赢得今次巴黎奥运会的首面金牌。潘展乐用「一雪前耻」来形容他在决赛的表现。的而且确,在美国不断攻击之下,中国游泳队在这次比赛中面临极大的压力,很多运动员的表现都未如理想。

  中国知名跳水选手高敏7月29日在微博发文,指「我个人认为1天7次的兴奋剂检测成功干扰了我们中国游泳队。」

  中国游泳队这次参加奥运,的确面临极其频繁的药检,包括半夜5点就要起身排队,等候晨早的药检。这么频繁的药检,主要因为美国不断投诉所致。在最近几个月,美国开始就所谓中国泳手药检问题,在舆论上大做文章。

  美国反兴奋剂机构还指责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偏袒中国,不断在政治上把事件搞大。今年5月美国众议院一个委员会就呼吁司法部在巴黎奥运会举行之前展开调查,「以确保美国运动员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下竞争」。此外,美国政府依据本国法律《罗琴科夫反兴奋法》,自我赋予长臂管辖权,要去调查此案。美国的反兴奋剂机构显然无权力去调查他国的案件,美国完全置国际规则于不顾。

  调查运动员滥用兴奋剂的权威组织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被美国的无理做法激怒。7月24日,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声称,下月将把美国反兴奋剂机构带到合规的审查委员会,意指美国这样自行调查的行为,不符合规定。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的举动。后来,国际奥委会亦对美国反兴奋剂机构举红牌警告,如果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反兴奋剂法规实施受到阻碍,国际奥委会可能会终止美国奥委会的主办犹化州盐湖城2034年冬季奥运会合同。

  美国官方被国际奥委会和国际反兴奋剂机构叫停,但美国媒体继续发炮,《纽约时报》就在7月30日奥运会游泳比赛举行期间,发表题为《中国以受污染汉堡为由,在新兴奋剂争端中为游泳运动员洗脱罪名》的文章,再引用其他不成立的个案,继续断章取义污蔑中国运动员。事件背后反映一些问题:

  第一,美国舆论对中国运动员有很大压力,亦令到中国运动员招来其他运动员的白眼,中国泳队运动员出场时观众也时有嘘声,加大了他们压力。

  第二,美国的双重标准。中国反兴奋剂中心面对美媒不断抹黑,在7月31日发布声明,提及美国田径运动员埃里扬.奈顿近期的兴奋剂检测结果,是对类固醇(群勃龙)阳性的案件,美国反兴奋剂机构在巴黎奥运会国内预选赛开始前突然作出决定,宣称奈顿的阳性结果是由运动员食用了受污染的肉类引起的,决定不对其实施禁赛处罚,并允许他最终代表美国参加巴黎奥运会。

  如今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声明正在重新审查美国运动员奈顿的案件,并保留向国际体育仲裁院提起上诉的权利。中国反兴奋剂中心批评,《纽约时报》执意将兴奋剂问题政治化、工具化,目的就是扰乱巴黎奥运会游泳比赛的秩序,影响中国运动员心理,削弱其竞技能力,是极不公平、不道德的。

  美国将政治延伸到体育运动,肆意攻击其他国家运动员,并意图实施长臂管辖,即使国际奥委会和国际反兴奋剂组织已经有定论,并向美国连番作出警告之后,美国媒体仍继续批评,从这些行为完全看不到奥林匹克精神,亦看不到国际规则和秩序,只看到美国的霸道。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
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