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雄 - 你蒸出半熟蛋糕 我不吃就是罪人? | 巴士的点评

  政府正就垃圾征费进行「先行先试」试验,前环境局局长黄锦星日前出来评弹有关政策。

  黄锦星本周二提到,相关政策于前特首董建华年代已开始讨论,上两届政府在制订政策过程虽然时有争议,但逾半市民支持大方向。他又指各界已经及早准备资源配合垃圾征费,反问「如果错失今次良机,如何对得住年轻人」。

  不在其位,不谋其事。上任政府官员,本已不宜评弹本届政府政策。但黄锦星却是直接参与垃圾征费计划相关官员,并不是一个第三方评论者,评论自己搞出来的政策,更有失客观了。

  1. 各界已准备资源配合垃圾征费?我做的田野调查,得到的结果刚好相反,各界未准备好配合垃圾征费,而且颇有怨声。

  2. 不做就对不起年轻人?这顶帽子扣得挺大,讲到政府如经「先行先试」后发觉垃圾征费并不可行,推迟或暂停有关计划,就对不起下一代人。

  很多政策都是长远有益,但现实上并不可行,就不能马上推行。站上道德高地,说不做就对不起这个那个,并不是理性讨论问题的方法。

  3. 谁没有做好支援配套工作?黄锦星做了两任共10年的环境局局长,垃圾征费计划在他任内一手一脚搞起来,在2021年立法会3读通过。现届政府只是接了上届的摊,想执行当日已成为法律的政策,但想食的时候,却发现这只是一个半生不熟的蛋糕,正在部署如何执手尾时,上手厨师突然跳出来做评论家,话你若不快快把生蛋糕吃下,就浪费食物对不起下一代了。你话现任官员听完会否度气顶到上心口呢?

  2021年立法会通过垃圾征费条例时,当时的主责官员黄锦星话,设18个月准备期已经足够,他当时声称,政府会加强回收支援、增加宣传教育、加强物管公司及业界培训,为实施相关政策作好准备。

  垃圾征费政策的初心是减废而不是征费,「黄锦星们」当年似乎只为征费做好准备,没有为回收支援做好准备。

  单以垃圾回收最主要类别厨余为例,在2022年,每天约有11,130公吨都市固体废物被弃置于堆填区,当中约3,300公吨为厨余,占30%,是弃置都市固体废物中最大类别。但目前全港只有约900个厨余收集设施,相较于全港42000栋私人楼宇,完全是杯水车薪,还未说扩大回收的厨余有多少能够再造。市民欲减厨余而无方,只能硬畀钱买胶袋,当然应该问问,做了两任环保局局长的黄锦星,为何如此失败?

  你蒸出半熟蛋糕,我不吃就变成罪人?

  (巴士的点评往后逢周三及周五刊出,其余日子在巴士的报网站www.bastillepost.com/hongkong首页的博客选览栏目可以看到。)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
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