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雄 - 美国之病: 以为借钱不用还|巴士的点评
美国财长耶伦到中国访问,表面上和中国搞出一些比较虚的共识,但实质上耶伦潜藏的最大议题,是想中国去接美国不断滥发的债券,这才是美国财政部的头号难题。
去年11月中美元首在三藩市会面前后,中国微弱地增持美国的债券,一个月买100多到300多亿的美债,叫做意思意思,但对美国政府发债敞开的血盆大口,似乎亦填补不了多少,估计中国未来还是会应酬式地买美债。美国无论是个人或是国家,都花钱花大了,这是美国病的另一个表征。
第一,借爆了。截至4月8日美国的国债总额达34.6万亿美元,并且以惊人的速度每100日上升1万亿美元地增长。美国借钱好像不用还那样,不过即使不还本金,可以发新债冚旧债,但利息还是要还的。
美国银行就估计,如果联储局今年不减息,美国到年底利息开支就会增长至每年1.6万亿美元,这样就会超过社保、生、医疗保险和国防开支,成为美国政府最大的开支项目,光是付债息就要支付1.6万亿美元,真是很可怕。
第二,利息高。不要以为美国疯狂加息,在两年之内加息5厘,美国自己不用付出代价,其实国债要付高利息就是代价。今年是选举年,总统拜登当然希望联储局可以减息,减息不但可以提振经济,还能催谷股市。现在市场预计联储局今年可能会减息3次,而巿场期望6月减息的机会有50%以上。不过美国能否减息,仍然要看通胀数字,但最近数字就不太靓仔了。
截至上个月,美国通胀率虽然已从高位9.1%降至3.2%,但是近期通胀又似回头,美国联储局的其中一个估计通胀的指标即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2月同比上涨2.5%,较1月升高了0.1个百分点,显示了美国2月通胀反弹。而通胀的反弹和能源价格回升息息相关,2月美国能源价格环比上涨了2.3%,这样就令人质疑美国联储局官员此前估计今年可以减息3次的预测,是否可以实现。如果美国不减息,或是减息较预期少,都是会对美国债务带来巨大的冲击。
第三,有危机。很多人说美国的借贷高,但也有很人亦都说美国由于有美元霸权,人人都视美债为无风险资产,不担心美国爆煲,所以说美国将会爆煲的只是胡说。但美国债务以这样的速度上升,的确触发了各方的担忧。
彭博社最近就做了一个模拟测试,指进行了100万次模拟估算,结果显示在88%的情景下,美国的借贷都不可以持续。而在最坏的5%模拟情景当中,10年之后,即2034年美国的债务对GDP比率将超过139%,意味着美国将会较当年爆发债务危机的意大利,有更高的负债比率。彭博预计,在这个情况下,就会出现一个危机,要么是因为美国信用主权评级被下调,引发国债市场崩溃,要么就是联邦医疗保险或社保信托基金耗尽,引发恐慌。无论任何情景出现,都是一种玩火的情况。
虽然彭博说由于美元在世界金融的核心地位,令到爆煲的可能性下降,要发生很多事情才会动摇投资者对美国国债作为终极保险资产的信心,但当这个信心真的流失时,就是出现美元分水岭的时刻,届时美国将不仅会失去融资管道,更加会丧失全球信誉和实力。
彭博作出的是一个客观警告,并非无的放矢,市场亦有一定的担心。看看美国10年债息,即使在充满减息期望的前景下,现价仍高达4.43厘,就显示由于美国的债务供应快速扩大但需求疲弱,只能够用更加高的国债利息来吸引投资者。
美国的高借贷是一种病,而在美国的政治结构下,这种病并不容易医得好。在奥巴马的年代,美国政府开支对GDP增量的贡献去到5.2%的低位,特朗普的年代增加至8.7%,拜登的年代就疯狂增加至14.6%。
花钱买票,已成了政客的毒瘾,他们好像以为借钱是不用还的。
(巴士的点评往后逢周三及周五刊出,其余日子在巴士的报网站www.bastillepost.com/hongkong首页的博客选览栏目可以看到。)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
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