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君 - 花墟要保留「墟」的氛围 | 中环High Tea
花墟重建引起不少讨论,因为花墟是不少香港人曾经到访,甚至是经常到访的地方,充满集体回忆,如何重建花墟,让花墟保留特色,是市区重建局必定要审慎规划和正视持份者意见的问题。
花墟道重建计划在本月中公布后,曾任市建局董事的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在社交媒体发文,形容雀仔街和花布街重建后「有形无神,有神无气」,希望市建局在重建花墟时吸取教训,不要用丰厚赔偿买断商户,也不要用新商场装旧花墟。
花墟作为香港唯一的花艺园艺中心,有历史、有氛围、有故事、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和特色,梁振英作为一个花艺热爱者发文,其实毫不出奇,但其意见旋即引来市建局强烈的反驳,似乎市建局动气了。
市建局行政总监韦志成在其网志的反击,是局方会有序重建及保存花墟特色,又反问在有关地段如由私人发展商个别项目独立发展,不会有过渡性及回迁选择,「花墟的氛围和特色又如何能保存和延续」?言下之意似乎是指要保育,只能靠市建局。
爱花、爱花墟的香港人听到韦志成的话,当然希望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承诺,因此公众需要知道的是一个具体保育花墟的计划。大家都有问题要问,例如原有的商户都能迁回原址便是保育吗?若果迁回就是如梁振英所说将「新商场装旧花墟」,是把花墟的旧舖放在一个现代设计的商场,那还是我们认识的花墟吗?
保育花墟、延续花墟的氛围要有甚么考虑呢?花墟成「墟」是每一个商店都是地舖,整条花墟道就是由一群花艺、园艺店点缀了整条街道而形成一个氛围,游花墟就是由一间地舖走到下一间去享受不同品种、不同风格的花卉和园艺在各店舖展现,让人感到置身于一个墟市中的乐趣,若果花卉和园艺店都进入了商场,分散在不同的楼层上,中间还夹杂食肆和零售店,这还是花墟吗?另外,就迁回的安排和选择,租金能否让小店可以迁回继续经营是另一个课题。市建局会就这些重要的考虑提出一个让商户、让诚心诚意要保育花墟的持份者有讨论、有参与详细规划的份儿吗?
韦志成承诺保育花墟特色,所有花墟持份者都希望及早知得更多,大家都希望早日知道具体的保育花墟计划是甚么,市建局能够成全这个简单的愿望吗?
黄丽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