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雄 - 假如10年前有23条立法…… | 巴士的点评

  香港立法会全票通过23条立法。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香港回归26年,终于补齐有关国安立法的最后一块拼图,筑牢保障国家安全的屏障。

  过去香港人并不觉得香港有甚么国安挑战,亦不觉得香港会出现动乱,所以对23条立法,只看到其限制自由的一面,而看不到保障安全稳定的另一面。但过去十年,香港发生的动乱,就令大家明白保护国安的必要。

  政治稳定就好像空气一样,当它存在的时候,你并不觉得有何宝贵,但当失去时,才知道相当致命。假如10年前香港已有现在的23条立法,特别是不可以像2003年那种剥牙版23条立法,香港或许不一样。

  第一,2014和2019年的事件不易发生。本地的反对力量在外部势力推动下,过去10年,反政府攻势不断升温。10年前,2014年,反对派透过大规模的非法上街占领,阻断了金钟、旺角和铜锣湾的道路,企图逼使政府在政制改革上,大幅让出政治权力。2014年的占中是反对运动的第一次跨越,由游行示威跨越到大规模的非法占领。

  到2019年是第二步的跨越,由非法占领跨越为大规模极端暴力事件,满街满巷掟汽油弹,放火烧人,殴打不同政见者,反对运动的暴力性快速推向高峰。以当年12月8日和所谓屠龙小队相关的恐怖袭击事件为例,完全是一宗有设计的杀警恐袭,以图引发大规模暴乱,幸好警方及时破获制止。

  这些大规模的群众暴乱,背后涉及大量的金钱支撑,近日曝露出来本地政团直接收美国政府属下机构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ED)赞助有之,透过一些有钱的中间人间接收钱亦有之。总之,资金源源不绝,只要你够胆激进地反对政府,大搞颠覆活动,就不愁资源短缺。

  如果10年前已有现在23条立法的「境外干预罪」,恐怕这些外地势力干预不至于那么明目张胆,本地有钱中间人和政团,亦不能公然转移政治资金。水源不到,或许2014年和2019年的事件就不会发生。

  第二,黎智英没有那么猖狂。黎智英案曝露出来的状况,可以说是去到惊心动魄的地步。《苹果日报》的高层如社论写手杨清奇就直言,《苹果》只有「鸟笼式编辑自主」,实际上是黎智英「话晒事」。而《苹果日报》副社长陈沛敏在辩方追问《苹果日报》有没有编辑自主的时候,亦都笑称「如果黎生冇出声嘅时候都系」。

  黎智英毫不忌讳在自己控制的媒体,大力呼吁外国制裁香港和中国大陆,亦全力散播挑动港人非法上街和肆意攻击国家言论。

  如果10年前已经有23条立法,煽动罪罚则更高,勾结外国势力发表煽动性刊物会有10年的刑期,或许黎智英没有那么猖狂,就没有那么多人被煽动出来作乱。

  第三,示威者没有机会误入歧途。如果大家有看过法国大革命,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1895年的著作《乌合之众》,就知道群众很多时都是盲目的,在街头运动激情澎湃的时候,理性放在一旁,示威者不但闯入议会,围殴途人、放火烧人、刺杀警察,甚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事过境迁,示威者被送上法庭,就要面对严苛的刑罚,但悔之以晚。如果10年前有23条立法,特别是制止境外势力推动香港反对运动,示威者没有跌入激情澎湃的抗议环境中,最后或许可以免去牢狱之灾,不用让大好青春在狱中虚度。

  逝者已矣,来者可追。现实世界没有「如果…」,只有未来。23条立法早一日比迟一日好,早一日填补了国安的漏洞,令香港不会成为美西方攻击中国的突破口,对国家、对香港都是一件好事。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
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