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雄 - 大和解派看不到的政治现实|巴士的点评

7‧1闯入立法会案,一班认罪的被告进入求情阶段。其中一个求情者是前港大学生会会长孙晓岚,她庭上指认罪是因为「了解到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即使她当日无暴力行为,无损坏任何死物,都干犯了定义宽松的暴动罪。在政权眼中真正的罪名是对民主自由人权的追求。」孙晓岚的陈情多次被主审法官李志豪打断,指法庭不是她表达政见的平台,最后他终止孙晓岚的陈情。

在孙晓岚眼中,无损害任何死物就不是暴动。但即使2019年11月11日有暴动者在马鞍山大桥放火烧人,相信孙晓岚也不认为是暴动,只是表达对政权的不满。

巧言令色,鲜矣仁。那些政治狂热分子,连基本的仁心也没有,使用严重暴力,意图压逼政府接受他们的诉求。这些显然是政变行为,政变失败者最后接受法律制裁,天经地义。

他们应参考一下,2020年1月美国国会山暴动,最后被指为示威的发动者、右派团体「骄傲男孩」首领塔里奥,即使他并无进入美国国会,甚至不在华盛顿特区,但亦因煽动罪被判刑22年。所以孙晓岚说她的真正罪名是对民主自由人权的追求,按她的逻辑,可参考一下同样「追求民主自由」的骄傲男孩首领的下场。

回归头22年,香港政坛流行一种大和解理论,认为政府只要和反对派和解,接受他们的诉求,香港就可天下太平。事后回看,真是天真得可笑,但过去特区政府多少受影响,不断接受反对派诉求,但诉求却永远没满足的一日,只会越演越烈。

早在曾荫权当特首的年代,他就曾问一名反对派议员,反对派年年反对《施政报告》致谢动议,究竟政府要做甚么他们才支持呢?该反对派议员就笑着跟曾荫权说,无论政府做任何事,他们都不会支持,因为他们就是要反对政府寻求支持。大和解论者亦等于古时的绥靖派或怀柔派,遇到敌人来犯时永远想讲和,割地赔款,甚么都做,只要不打仗就可以了。结果导致国贫民弱,王朝覆亡。

从孙晓岚的表现,令人明白一件事情,并不是2019年的暴动平静下来、立了《国安法》、搞了完善政制,当日的反对者思想就会马上转变。要变,是一代人甚至两代人的事情。未来的年轻人,要在比较正确的思想引导下长大,才会没有那么激进,会以和平理性的态度,看待事情。

这又令我想起23条立法。大和解论者又以另一种形式冒出来,作批评例如说相关罪行或抗辩定义宽松,立法的任意性强等等。他们说这些空泛而又讨好的说话,其实对23条的理性讨论,并无助益。

如今不是讨好反对派的年代,是香港要理性处理政治问题的时代。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