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儿 - 点餐被索「料」 必须拨乱反正|社论

生活电子化,大势所趋。近年食肆兴起电子点餐系统,一方面节省人力开支,其次提高服务效率,但系统内有乾坤,食肆可以使用程式追踪用户及直接促销,收集顾客的交易纪录、活动纪录等。私隐专员公署调查60间餐厅发现,当中10间使用手机应用程式点餐,过程中会收集市民的个人资料,其中「沙嗲王」更没有事先取得顾客的同意,或违反私隐条例,署方已启动调查程序。

大家日常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会发现一个现象,即使个人关闭了追踪功能,但个人对外通讯、留言或浏览过的资讯,不久后社交平台上就会自动送上相关产品或服务的资讯,反映电子资讯设备或暗藏不少「窃听」或「跟踪」功能,个人对外联络、一举一动都被追踪。这些动态资讯,有可能被利用为直销等用途。

其实,不少通讯软件、社交平台、支付程式等,都有可能滥用使用者个人资料,交给关联公司用于促销,亦不排除将资料转交第三方,作其他用途。故此,市民使用前,必须先授权同意与否,如有疑问,应拒绝使用。各界亦要在私隐政策及收集资料声明中,列明是促销自身产品或是第三方产品,并向市民说明,不可胡作非为。

辛正儿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