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儿 - 大力推「盛事经济」 活力之都有「钱途」|社论
前日新民党议员叶刘淑仪在立法会向文体旅局局长杨润雄提质询,指美国歌星Taylor Swift去年宣布亚洲巡演,落户新加坡而不来香港,要求政府主动出击,吸引国际巨星来港主办盛事;杨局长回应指,主办单位是否来港,属商业决定,即被叶刘斥「官僚」,事件成为传媒重点新闻报道。平情而论,议员急,官方唔急,反映官僚不理解港人所思所想。然而,经理人公司选某地主办大型演艺活动,动辄提前2、3年准备,新加坡早过香港解除防疫管制,或是Taylor Swift弃港的主因。无论如何,争取国际盛事来港,有利无害,官员要有这种战略思想,才能做好份工。
行政长官李家超昨天在立法会问答大会上,就消除外界的疑虑,提出由财政司副司长统筹并设一站式服务,争取国际盛事落户香港,吸引海外商旅来港,把「人气」变成「财气」。这反映政府有策略,积极招揽国际主办单位来港举行盛事,各业界须留意政府稍后提出的计划,谋求取得官方的协助,合力增加香港国际盛事的数目。
透过官方各界沟通,向海外主办单位提供诱因,要以「你争我夺」的思维,展现香港愿意提供必要的援助,让国际盛事乐意来港,而且多多益善,以汇聚成「盛事经济」潮流,亦重振香港作为「活力之都」的美誉。
辛正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