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儿 - 活化邮轮码头用地 前提加强交通配套|社论

疫后复常,国际邮轮重临香港,今年首10个月有128个航次的邮轮停泊,仅回到疫前近6成水平,在8月时更发生大批旅客在码头排队等车的混乱情景。立法会的其中一个委员会昨天讨论启德邮轮码头发展时,议员均批评交通配套不足,规划欠佳,道出邮轮码头启用10年仍人流稀疏的问题所在。

当局锐意发展邮轮旅游,不应视邮轮码头为上落客设施,而是应用好码头带来高消费旅客群的商机,尤其是争取更多邮轮以香港作为母港,在出发前或结束行程后在香港多停留几天消费。即使邮轮短暂泊岸停留半天,假如码头附近有极具特色的设施和商场,相信旅客宁愿留下来观光消费,也不愿舟车劳顿入市区走马看花,还可以吸引市民到访,有助将邮轮码头及周边地方打造成一个新旅游景点及购物中心。

邮轮码头附近有3块闲置土地须善加利用,随着启德体育园明年的落成,除了可用来举办大型体育活动,更可用作举行大型演唱会,故当局在规划码头未来发展时,应一并考量,增添文创及体育元素,以增加人流。要吸引市民和旅客前来邮轮码头,个中关键是先加强交通配套,而重启集体运输系统将体育园和邮轮码头连接起来,更应放上优先考虑议程内。

辛正儿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