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君 - 中大管理层「无王管」|中环High Tea

中大过去十多年的管治架构很奇特,在校董会内的成员中,受雇的校内人士数目占约一半,甚至如现时般比校外人士为多,在校董会讨论校内事务要表决时,谁占优势?这种管治架构是否中大独有?如何影响中大的运作?

中大校董会成员数目现时有54人,属校内人士者有校长段祟智、6名副校长、4名书院院长、9名学院及研究院院长、4名书院院务委员会选任的成员,3名教务会选任的成员,还有校董会秘书吴树培,共28人。至于校董会内的校外人士,有1名司库、1名终身校董、8名由书院校董会选任的成员、5名由行政长官委任的成员、3名立法会议员、4名属校董会由香港居民中选任的成员,3名由校友评议会选任的成员,以及1名大学校董会资深顾问,即前校董会主席郑维健,共26人。去年校董会内的校内成员与现时的数目不变是28人,但校外人士数目则由29人减至现时的26人。

中大校董会的校内成员人数有较大的增长,始于约10年前,当时新获委任入校董会的校内成员主要是身任副校长的管理层。其实校董会内的校内人士,就是中大的最高管理层,当这一群人在校董会内的人数可以和校外人士数目相若,以至会超越校外人士时,其影响力可想而知。大家可以问:这个管理层到底是会主导校董会?还是会接受校董会监督?这一群管理层都是校长的下属,那么在校董会内具最大影响力的人又是谁?

从这样的管治架构所见,中大校董会内有一个非常坚实的集团,就是由校长领导的管理层,他们人多势众,对校内事情了如指掌,校外人士在校董会如何可以有效监督他们?校董会要进行任何改革而有机会动摇校内人士的利益时,他们会配合?还是会合力去反抗、拖延?

中大校长段崇智和副校长吴树培近日被问责,他们视校董会主席查逸超如无物,作风跋扈,原因不难理解,只要看看中大校董会如何组成,便可见端倪。今天中大管治败于管治架构,中大管理层可以说是「无王管」,谁还可以说中大校董会不需彻底改革?

黄丽君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