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君 - 视新冠为风土病|中环High Tea
过去的周日,香港和内地终于通关了!政策公布前,有很多人很期待,有港人希望能回乡探亲,有内地人希望能入境来港办事、购物,但直至昨天,出入境的名额并未用尽,两地市民相信对是否跨境往来都各有考虑,所以周日开关以后,未见有人流爆满的情况。
香港人未敢大举北上,考虑相信多方面,例如有人对内地疫情大爆发仍然有很多的忧虑,不想北上染疫;有人担心内地防疫措施会否忽然又改变而有机会被困国内,因此会有点迟疑;亦有人并无很大的诱因要即时北上,要旅行首选仍然是星、日、韩等地,所以北上的名额并未用尽,两地人流往来的高峰相信只会在过农历年前后才出现。上述这些原因相信大致反映了港人对通关的一些很基本的考虑和想法。
香港人其实对通关的疑虑,不止于港人北上,对于在疫情严峻下,有机会因有大量内地人南下来港而令香港出现新一波的疫情大爆发,很多人都有担忧,怕自己和家人会因两地人流交往频密而失守,最终在今年初首次染疫。这种忧虑并非毫无基础,但通关已是不可逆转的政策,香港人可能要学的是如何与病毒共存。
最近我去了英国一趟,完全体验到与病毒共存是甚么一回事。在当地新冠肺炎和流感已经不是当地居民会挂虑的事,无论你去到社会任何一个角落,咳嗽之声此起彼落,但大家都不当作一回事,戴口罩的人少之又少,只有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偶尔会见到有三、两人戴口罩,我们这些天天戴口罩、去到英国仍然戴口罩的香港人,真是异类。这说明了英国当地人士已完全适应了与病毒共存:不担心、不焦虑,不会因病毒而采取任何特别措施。他们能够处之泰然,相信因为病毒主要带来轻症,医院系统并未承受很大压力所致。
对香港人来说,上述的生活情境相信大家都会很不以为然,然而当面对两地已经通关和大量人都会有机会染疫的情况下,若要令到自己心理上可以复常,可能是要大家接受我们总会有机会染疫,只要是轻症,大家挨过去便算了,这会是我们的将来吗?甚或是久而久之,我们大家会变成如英国人一般不当病毒是甚么一回事?香港人是否会无奈地接受这个发展?结果如何,相信我们还要拭目以待!
黄丽君
香港人未敢大举北上,考虑相信多方面,例如有人对内地疫情大爆发仍然有很多的忧虑,不想北上染疫;有人担心内地防疫措施会否忽然又改变而有机会被困国内,因此会有点迟疑;亦有人并无很大的诱因要即时北上,要旅行首选仍然是星、日、韩等地,所以北上的名额并未用尽,两地人流往来的高峰相信只会在过农历年前后才出现。上述这些原因相信大致反映了港人对通关的一些很基本的考虑和想法。
香港人其实对通关的疑虑,不止于港人北上,对于在疫情严峻下,有机会因有大量内地人南下来港而令香港出现新一波的疫情大爆发,很多人都有担忧,怕自己和家人会因两地人流交往频密而失守,最终在今年初首次染疫。这种忧虑并非毫无基础,但通关已是不可逆转的政策,香港人可能要学的是如何与病毒共存。
最近我去了英国一趟,完全体验到与病毒共存是甚么一回事。在当地新冠肺炎和流感已经不是当地居民会挂虑的事,无论你去到社会任何一个角落,咳嗽之声此起彼落,但大家都不当作一回事,戴口罩的人少之又少,只有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偶尔会见到有三、两人戴口罩,我们这些天天戴口罩、去到英国仍然戴口罩的香港人,真是异类。这说明了英国当地人士已完全适应了与病毒共存:不担心、不焦虑,不会因病毒而采取任何特别措施。他们能够处之泰然,相信因为病毒主要带来轻症,医院系统并未承受很大压力所致。
对香港人来说,上述的生活情境相信大家都会很不以为然,然而当面对两地已经通关和大量人都会有机会染疫的情况下,若要令到自己心理上可以复常,可能是要大家接受我们总会有机会染疫,只要是轻症,大家挨过去便算了,这会是我们的将来吗?甚或是久而久之,我们大家会变成如英国人一般不当病毒是甚么一回事?香港人是否会无奈地接受这个发展?结果如何,相信我们还要拭目以待!
黄丽君
最Hit
连锁酒楼被指乱收茶位、小食!醒目食客Check单揭发「5位变10位」:听唔到一句唔好意思
2025-11-18 13:10 HKT
游港期间迫巴士 遭港人一特殊技能深深震撼!引内地网民共鸣:太佩服了
2025-11-17 16:23 HKT
$18起搭船过澳门!金光飞航快闪优惠 上环至氹仔码头 周末夜航同价 再送上网卡
2025-11-18 11:42 H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