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飘 - 撑建基层医疗 筑社会抗病屏障|社论

患慢性疾病有年轻化趋势,若果不及早治疗,将演变成严重疾病,为未来公共医疗带来沉重压力。政府公布《基层医疗健康蓝图》,提出五大基层医疗健康改革方向,包括鼓励市民选定一个家庭医生、重整基层医疗服务等,料最快明年中推「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计划」,希望市民主动到私营医疗机构定期检查,及早诊症和治疗,首阶段涵盖高血压和糖尿病,从整体层面,推动「预防胜于治疗」,公众、医疗界和政府要相互配合,以共建社会抗病屏障。

推行家庭医生治疗,有助市民获贴身健康监测,一旦发现慢性病,由家庭医生及早提出治疗方案,从而减少未来出现并发症,避免健康恶化,既保障市民健康,亦减少未来公共医疗体系的承担。政府日后亦可透过家庭医生网络,更有效地推动疫苗接种、疾病筛查和公众健康教育,从基本筑起社会抗病力,把公共医疗资源留给治疗严重疾病患者。

公众关心参加家庭医生计划,是否付出更多。当局以推行「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计划」为例,将参考公私营合作计划,或由政府资助一半医疗费用,并设上限。当局必须多加宣传,让市民接受,更早付出,选择以较少资源,保障个人健康,强调健康是无价的,胜于患重病后才治疗,对个人无益,亦可免最终代价更大。
李一飘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