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雄 - 闯关疗法 洪峰快过|巴士的点评

内地疫情扩散之快,超出外界预计。在内地网上一篇文章,标题是「放开一周,朋友圈阳了一半」。讲述由十二月放开疫情管控措施之后,一大片朋友「阳」了的情况。看后半信半疑,问一问在内地有公司的朋友,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深圳,一个说公司的同事阳了百分之七十,另一个说阳了百分之五十。由此看来,「朋友圈阳了一半」的说法,并不是很夸张。

另外北京中央的部委也有大量员工确诊,有些部门有「估计阳了一半」的说法。有些重要部门如中证监及中银保监就分一半人留守,留守者在办公室居住一段时间,并不回家,确保有足够人手维持部门运作,隔一段时间再轮换。

医护人手最受关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前首席科学家曾光说,新冠疫情风暴来的太快,医护人员被感染的不在少数,如何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转成为焦点。除了号召离退休医护返岗外,北京市亦提出紧急应对措施,医护人员中无症状感染、轻症患者坚持仍要上班,如同战争时期「轻伤不下火线」。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发烧门诊二十四小时运行,做好中、重度患者的诊疗和抢救工作。按理由确诊轻症医护照顾确诊病人,的确不会增加播疫风险。

观察内地疫情,有几点值得关注:

第一,内地用「闯关疗法」。内地放松防疫的节奏出人意表。之前内地推出「二十条」,不少期望放开管控的民众,还怕官方放两步,退一步。但最后中央高速「转波」,全面放开,这是有意识闯关。在十一月底之后短短两个星期,除了对入境人员还有「5+3」隔离限制,其余防疫措施接近全面松绑。而民众感受得到的是「本来以为下楼会阳,怎知呆在家中一样阳」。有人说放得这样快未预备好,我倒觉得即使多给半年、一年时间也不会预备好,长痛不如短痛了。

第二,医疗挤兑没有想像中厉害。虽然北京民众在抢购医疗物资,不少确诊者到医院门诊外排队,上周日(12月11日)全市发热门诊就诊患者有二万二千人次,是一星期前的十六倍。但感觉上不如香港二三月爆疫时那么混乱和无助。

第三,民众心理承受力强。可能因为有太多海外爆疫的经验,也可能因为重症者的确很少,内地民众由半个月前比较恐慌,快速变为从容应对,甚至在休养期中发帖不绝,例如比较南北发病情况看似不同的原因:「广州人:安静地阳。上海人:阳不阳是我的隐私。北京人:意气风发老子阳了。」

第四,快速通过洪峰。据内地确诊者反映:「大部份发个烧、挨过三、四天就好了」。内地用「闯关疗法」的坏处是短期内半数民众确诊令重症人数同比上升,挤压医疗体系。但好处是洪峰快来快去,相信过了下个星期,内地很多大城市疫情高峰已过。大量确诊者挨三、四天便康复,劳动力大量恢复,爆疫对社会影响的时间也缩短了,复常也更快,的确有长痛不如短痛的效果。

中国甚么也是高速度,想不到爆疫也如是。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