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雄 - 依法行事是法治的最佳保障|巴士的点评
港府在「免针纸」官司败诉,行政会议火速修订《预防及控制疾病(疫苗通行证)规例》(第599章,附属法例L),赋权医务衞生局局长废除可疑的「免针纸」,并且提交立法会进行「先订立后审议」程序,规例随即生效。
如今事件尘埃落定,可以作一个较全面的评价。
立法会选委会界别议员江玉欢早前批评政府废除可疑的「免针纸」没有讲明具体法律依据。她如今不反对政府修例,认为新修订规例非常仔细,有详细针对法官在案例提出的疑点,并且清晰说明医衞局局长宣告免针纸无效的考虑因素,相信「今次应该无乜甩漏」。她认为如果政府选择上诉,会有不确定性和需时较长,修例较省时。
不过也有建制派议员认为,政府可以提出上诉,尤其案件涉重大公众利益,或许上诉庭以至终审法院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同样有反对派议员反对政府修例,反而认为政府理应提出上诉,让社会有机会讨论。如今当局就以修例形式处理,做法粗暴,输打赢要。
我觉得政府不上诉尽快修例的选择恰当,理由有二:
一、上诉又是否「咬着不放」?
反对派议员要提出反对,总有理由。若修例是输打赢要,坚持上诉又是否咬着不放?试想如政府上诉,由于对手郭卓坚是用法援打官司,无论上诉庭怎样判,败诉一方都好大机会打到终审法院。即使政府最后获胜,人家也会话政府为了面子,不想承认一开始时不修例的判断错了,所以不惜工本去打到底,说穿了就是小器。换一个角度,万一打输了,就是小器又错判。
是否上诉要看政府处理此事的目的,如果只为堵塞那两万张「免针纸」可能做假的漏洞,就应该单修例而不上诉。
二、修例又是否「输打赢要」?
一般人不了解司法制度的运作,容易有法庭判了政府就不应有作为的感觉,认为政府修例是挑战法庭,违反法治。
法律界权威人士却并不是这样看。英国最高法院前院长、终审法院非常任法官廖柏嘉(David Neuberger)早前回应「免针纸」风波时说,高等法院法官高浩文处理「免针纸」司法覆核,以及政府的回应,都对法治有利。
高浩文法官判郭卓坚的司法覆核申请得值,理由是政府的决定「不合法」,就是公职人员行事不得超越其法律权力(ultra vires),越权则属无效。高浩文法官的判决显示了法庭判案的独立性。
政府之后因公共卫生理由,再按合法程序,制订附属法例去堵塞问题免针纸的漏洞,立法后政府行动有了法律依据,不再有「越权无效」的问题。
结论是政府在行事之初或许是低估了被司法覆核的风险,没有在一开始就修例。但在法庭判决后,政府的补救行动恰当,合理地负起保障公共卫生的责任,确保了制度的有效运转,算是成功扳回一局了。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如今事件尘埃落定,可以作一个较全面的评价。
立法会选委会界别议员江玉欢早前批评政府废除可疑的「免针纸」没有讲明具体法律依据。她如今不反对政府修例,认为新修订规例非常仔细,有详细针对法官在案例提出的疑点,并且清晰说明医衞局局长宣告免针纸无效的考虑因素,相信「今次应该无乜甩漏」。她认为如果政府选择上诉,会有不确定性和需时较长,修例较省时。
不过也有建制派议员认为,政府可以提出上诉,尤其案件涉重大公众利益,或许上诉庭以至终审法院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同样有反对派议员反对政府修例,反而认为政府理应提出上诉,让社会有机会讨论。如今当局就以修例形式处理,做法粗暴,输打赢要。
我觉得政府不上诉尽快修例的选择恰当,理由有二:
一、上诉又是否「咬着不放」?
反对派议员要提出反对,总有理由。若修例是输打赢要,坚持上诉又是否咬着不放?试想如政府上诉,由于对手郭卓坚是用法援打官司,无论上诉庭怎样判,败诉一方都好大机会打到终审法院。即使政府最后获胜,人家也会话政府为了面子,不想承认一开始时不修例的判断错了,所以不惜工本去打到底,说穿了就是小器。换一个角度,万一打输了,就是小器又错判。
是否上诉要看政府处理此事的目的,如果只为堵塞那两万张「免针纸」可能做假的漏洞,就应该单修例而不上诉。
二、修例又是否「输打赢要」?
一般人不了解司法制度的运作,容易有法庭判了政府就不应有作为的感觉,认为政府修例是挑战法庭,违反法治。
法律界权威人士却并不是这样看。英国最高法院前院长、终审法院非常任法官廖柏嘉(David Neuberger)早前回应「免针纸」风波时说,高等法院法官高浩文处理「免针纸」司法覆核,以及政府的回应,都对法治有利。
高浩文法官判郭卓坚的司法覆核申请得值,理由是政府的决定「不合法」,就是公职人员行事不得超越其法律权力(ultra vires),越权则属无效。高浩文法官的判决显示了法庭判案的独立性。
政府之后因公共卫生理由,再按合法程序,制订附属法例去堵塞问题免针纸的漏洞,立法后政府行动有了法律依据,不再有「越权无效」的问题。
结论是政府在行事之初或许是低估了被司法覆核的风险,没有在一开始就修例。但在法庭判决后,政府的补救行动恰当,合理地负起保障公共卫生的责任,确保了制度的有效运转,算是成功扳回一局了。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最Hit
15岁少女患末期肝癌 10cm肿瘤占据半个肝脏 揭日吃3种食物惹祸
2025-11-20 12:05 HKT
一线花旦突被爆料已离婚 传已分居一年半零互动 男星老公被指出轨有前科
2025-11-20 11:30 HKT
六合彩|头奖一注独中赢5,200万 一号码50期内被搅出15次(附幸运号码)
2025-11-19 20:30 HKT


















